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開始玩美股,聚餐話題總繞不開特斯拉股價或輝達財報。但每當我問「你知道下單一筆被收多少手續費嗎?」八成的人會愣住。這就像在超市搶特價品卻忽略購物袋要加錢,今天就用我這三年用富途牛牛踩過的坑,拆解那些藏在交易背後的費用真相。
富途最殺的招牌是每股0.0049美元佣金,最低收0.99美元。聽起來很抽象?上個月我買20股蘋果,總金額約3800美元,佣金剛好卡在最低門檻0.99美元。同金額若用某海外券商,光平台費就抽走5美元。別小看這差距,當你每月交易十次,一年就省下近500美元,夠買支AirPods Pro還有找。
但手續費只是冰山一角。去年初我貪快用富途的即時匯率換美元,後來發現比預約換匯多花0.3%。聽起來不多?當我轉5000美元進帳戶,等於多付15美元。現在學乖了,每週三固定用「預約換匯」功能,匯率通常比市價優惠0.15%。省下的錢夠在星巴克喝三杯燕麥拿鐵。
真正讓我驚豔的是碎股交易零佣金。多數券商要求整股交易,剩餘資金只能閒置。有次我賣掉谷歌母股剩87美元,在富途竟能買0.07股亞馬遜(當時股價約1200)。三個月後亞馬遜漲15%,這筆零頭賺的錢剛好抵掉當月所有交易佣金。這種螞蟻搬磚的累積,長期下來很可觀。
當然也有地雷要避。有次凌晨掛單買微軟,系統跳出「美股通」管道需加收1%費用提示。原來非美股交易時段走特殊通道會加價,立馬改選「標準訂單」省下這筆。另外融資利率年化6.8%比信用卡循環息還高,我從不留倉過夜,寧可早起看盤也不給券商賺利息。
比起單純比佣金數字,富途真正價值在整合性省錢策略。像定期定額功能自動分散匯率風險,財報日提醒避免短線交易摩擦成本,甚至股息再投資完全免手續費。這些細節堆疊起來,三年幫我省下的費用足夠帶家人去東京玩五天。記住,投資是馬拉松,每筆省下的0.99美元,都在為終點線的紅利鋪路。
評論:
請問用富途買美股配息會被扣30%稅嗎?還是能退稅?
碎股交易賣出時會不會比較難成交?我擔心流動性問題
這篇太及時!剛開戶就發現換匯被收價差,原來要用預約功能
想問定期定額設定後能隨時暫停嗎?遇到股災想手動加碼
深度好文!但補充一點,新用戶要注意最低入金門檻是3000美元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