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香港呢個節奏快嘅城市,恆生信用卡嘅飛行里數計劃簡直係精明消費者嘅秘密武器。記得舊年我靠住佢哋嘅EnJoy卡,單係超市買餸同網購就儲到去東京嘅來回機票,仲要係旺季出發。其實唔少人仲以為儲里數好複雜,或者要狂碌卡先得,但真相係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連平日搭地鐵買杯咖啡都可以變成一粒粒飛行里數。
恆生最抵讚嘅地方係將日常生活消費轉化成里數嘅能力。我習慣集中用佢哋嘅MPOWER卡交水電煤,每個月自動轉賬仲有額外5%里數回贈。最驚喜係發現連交稅都可以儲里數,上年用稅季分期計劃,交三皮幾稅款竟然換到張曼谷商務艙。而家仲有個隱藏玩法:用TapGo拍住賞綁定信用卡增值,喺街市買棵菜都可以儲里數,阿姐都笑我連買餸都計到盡。
兌換里數先係真正學問所在。試過用里數換國泰機票先知,淡季平日換長途線最著數。好似上個月換法蘭克福機票,稅前里數需求平過旺季成三成。仲有個秘技係換單程票,組合唔同航空公司嘅航點,有次我用亞洲萬里通換東京入大阪出,慳返成萬Yen新幹線車費。記住要鎖定目標航空公司嘅優惠日,國泰逢週四更新獎勵機位,晨早七點㩒入去成日執到寶。
最近恆生推嘅「里數加速器」計劃真係要識玩。申請新卡首三個月指定商戶消費有5倍積分,我專登用黎交全年保險費。仲有張Visa Signature卡,海外簽賬每$4=1里,去日本掃貨時碌到盡,返嚟發現機票回贈仲多過退稅金額。最正係推薦朋友計劃,每成功推薦一個新戶口,雙方各拎8000里數,夠換台北短途機票有餘。
儲里數最忌係衝動兌換。試過見到期就急住換咗套唔等使嘅餐具,後來先知原來轉讓畀朋友仲值錢。而家學精咗,會用里數價值計算器比較,通常換長途商務艙最抵,每里數價值平均超過$0.15。記得登記恆生嘅里數到期提示服務,有次臨到期前兩日收到SMS,即刻轉去亞洲萬里通續命三年,慳返成萬里數。
睇住飛行里數戶口數字跳動嗰種滿足感,絕對比齋儲現金回贈過癮。關鍵係要將儲里數融入生活習慣,等如每日消費都係為下趟旅行儲緊錢。我而個月曆mark低晒恆生嘅限時優惠同航空公司換票窗口,儲里數已經變成一種生活策略。當你試過用里數坐商務艙飲住香檳睇雲海,就會明點解咁多人情願捱麵包都要儲里數。
評論:
想問吓如果主要喺大陸網站淘寶購物,邊張恆生卡儲里數最有效率?
睇完即刻check自己張卡,原來啲積分就快到期!想問轉讓里數比家人係咪真係唔犯法?
文中提到交稅儲里數好吸引,但係咪所有稅款都可以分期?最低金額要幾多?
我用緊MPOWER卡但成日忘記登入apps換里數,有冇自動兌換設定架?
換過幾次短途機票覺得好蝕,原來長途先抵玩!有冇歐洲線兌換比例嘅參考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