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騎機車不小心摔傷了手,住院好幾天,醫藥費加復健花了十幾萬。幸好他有買意外險,理賠下來幾乎全額cover,省下不少錢。這件事讓我反思,意外總是不期而至,但保險卻能成為救星。不過,市面上的意外險五花八門,從基本意外身故到醫療給付、殘廢補助,每一家保險公司都吹得天花亂墜,價格卻差很大。如果不仔細比較,你可能花了大錢買到保障不足的保單,或者錯過真正划算的方案。
挑選意外險時,別只看保費高低就衝動下手。先問自己:生活風險在哪?像我這種常跑工地的人,意外醫療和殘廢給付就比單純身故保障重要多了。記得去年幫家人比較保單時,發現A公司的意外醫療限額只有20萬,B公司卻給到50萬,但月繳保費只差100塊。這種細節藏在條款裡,很多人懶得讀,結果出事才後悔。我建議拿張紙,列出幾家主流公司如國泰、富邦、南山,逐一比對保障範圍:意外醫療是否涵蓋門診和住院?殘廢等級怎麼分?給付比例多少?別忘了看除外條款,像高風險運動或職業傷害,有些保單直接排除,這點超關鍵。
省錢的秘訣在於客製化需求,而不是買最貴的。舉例來說,如果你已有醫療險主約,意外險可以選附約形式,月繳可能壓到300元以下,保障卻不打折。我自己透過網路比價平台,像Finfo或保險e聊站,輸入年齡、職業後,系統自動跑出十幾家報表。結果發現C公司的方案,意外身故500萬加醫療實支實付,年繳才6000元,比直接去櫃檯買省了快2000元。另一個技巧是拉高自負額:選免賠額1萬的方案,保費立刻降三成,小傷小病自己扛,重大意外才用保險,這招適合預算緊的人。
最後提醒,買完別丟著不管。我每兩年會review一次保單,通膨讓保障縮水,去年就趁機升級了殘廢給付條款。與其聽業務員推銷,不如多爬PTT保險版或Dcard心得文,真實案例比廣告可信。總之,意外險是防護網,但挑對了才能真正安心又省荷包。花一小時比較,可能省下好幾萬,這投資絕對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