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夏天,我計劃了一趟沖繩之旅,滿心期待陽光沙灘,卻在出發前一天收到颱風警報。航班取消、飯店訂金泡湯,損失好幾萬台幣。那時才驚覺,旅遊保險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而是颱風季節的救命稻草。這些年跑遍全球,從東南亞雨季到加勒比海颶風,我學到教訓:沒買對保險,旅行風險翻倍。今天就來聊聊,如何在惡劣天氣中,靠保險守護你的荷包和安全。
颱風來襲時,旅遊計畫常一夕崩盤。航班延誤或取消,是最常見的麻煩。去年香港朋友在菲律賓遇颱風,航空公司只退部分票價,她自掏腰包住機場旅館兩天,額外花費破萬。更糟的是,行程中受傷或生病,在異地就醫費用驚人。我曾在新加坡暴雨中滑倒,簡單縫針就噴掉三萬台幣。這些突發事件,普通旅遊險可能不保,得挑專門的自然災害險種。別小看颱風威力,它不只毀假期,還可能讓你負債累累。
選對保險,關鍵在細節覆蓋。首先,確認保單是否涵蓋「天氣原因導致的行程變更」。許多廉價保單只保醫療,忽略航班延誤或取消。我建議優先看條款中的「自然災害附加險」,比如颱風、洪水等。保額至少覆蓋旅程總花費的150%,才夠應付意外開銷。舉例來說,如果你花五萬訂機加酒,保額選七萬以上,就能賠償額外住宿或交通。另外,醫療部分要含海外急診,額度別低於五十萬台幣。別只比價格,信譽好的公司如安達或國泰,理賠速度快,避免糾紛。
常見誤區是拖到最後一刻才買。颱風警報發布後,保險公司可能拒保或漲價。最好在訂行程時就下手,保障從出發日生效。我有次貪小便宜,選了網上低價保單,結果颱風來時才發現不保「預警期損失」,白白賠了訂金。另一個陷阱是自負額太高,有些保單設一萬台幣門檻,小損失得自己吞。多比較幾家,用比價網站如Money101,或諮詢專業經紀人,他們能幫你避開地雷。
真實案例最警醒人。前年帶家人去日本,出發前一周颱風逼近,我提前買了全險。結果航班延誤一天,保險賠了住宿和餐費,總共一萬二,自己只付少許。反觀同行朋友沒買,在機場打地舖餓肚子。記住,保險不是賭博,是花小錢買安心。颱風季出行,多一分準備,少十分後悔。下次打包行李時,別忘了把保單塞進行李袋,它比防蚊液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