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幾個朋友聊起買車的事,大家一提到貸款利息就頭痛,有人還因為沒算清楚,結果每個月多付好幾千塊,白白浪費錢。我自己之前買第一台車時,也差點被銀行忽悠,還好後來花時間研究,才發現省錢的關鍵在於搞懂利息怎麼算。今天就想來分享一些實戰經驗,讓大家在簽約前能避開陷阱,省下真金白銀。
先來談談利息的基本算法吧。車貸利息通常是用單利計算,不像房貸那樣複雜的複利,但別以為這樣就簡單。銀行或車商給你的利率,會根據貸款金額、期限和你的信用狀況來定。舉個例子,假設你貸款100萬台幣,年利率3%,分五年還款。利息的總額不是簡單的100萬乘以3%再乘五年,而是要用公式算:每月還款額包括本金和利息部分,銀行會用攤還法來分配。簡單說,頭幾個月你付的大部分是利息,本金只還一點點。我當初就因為不懂這個,簽了個長達七年的貸款,結果總利息多付了十幾萬,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肉痛。
影響利息高低的因素很多,除了利率本身,你的首付比例也很關鍵。付的頭期款越多,貸款金額就越小,利息自然降下來。另外,貸款期限長短更是一大陷阱:銀行常推銷長達七、八年的方案,表面上看月付額低,但累積的利息總額會暴增。像我有個同事,選了五年期貸款,比我的七年期少付近20%利息。還有,信用評分高低直接決定利率優惠,如果你信用好,談判時能砍掉0.5%到1%的利率,這差別可大了,省下的錢夠加好幾個月油錢。
那要怎麼省錢呢?第一步,絕對要貨比三家。別只聽車商推薦的貸款,多跑幾家銀行或信用合作社比較利率,我當初就是懶,結果錯過一家地方銀行給的優惠方案。第二步,提升信用評分:按時繳卡費、減少負債比,這些小事能讓你在談判時更有籌碼。還有,試著縮短貸款期限,即使月付額高一點,長期看能省下大筆利息。最後,談判時別怕開口砍價,銀行業務員常有彈性空間,像我後來用競爭對手的報價去壓,硬是把利率從4%砍到3.2%,省了好幾萬。記住,買車是大事,別急著簽約,花點時間精算,才不會事後後悔。
總之,利息這東西看似小數字,累積起來卻能吃掉你的存款。多問、多比、多談,才是王道。下次你走進展示間前,先做好功課,保證荷包不會莫名其妙瘦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