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香港供樓,每個月嘅按揭支出佔咗生活成本一大截,有時行過銀行見到「轉按現金回贈高達XX%」嘅廣告,心入面總會蠢蠢欲動。講真,我都係過來人,2022年就成功轉按,袋咗成幾萬蚊回贈,但過程真係唔係撳個掣咁簡單,當中有啲魔鬼細節,唔留神隨時賺少咗,甚至蝕底。
所謂「轉按」,其實就係將你層樓嘅按揭貸款,由而家嘅銀行轉去另一間銀行。最大誘因,通常就係新銀行提供嘅「現金回贈」。呢筆錢係實實在在嘅現金,銀行會喺你完成轉按手續後,過數去你戶口。點解銀行咁慷慨?咪就係想搶客囉!特別係當你供咗幾年,舊按揭嘅罰息期過咗,貸款額又夠大(通常起碼要兩百萬以上),你就係銀行眼中嘅「荀盤」。
唔好淨係俾個大大嘅「最高回贈%」吸住!銀行計算回贈嘅基礎,係「提取貸款額」或者「還款額」,而唔係你層樓嘅市值或者你嘅欠款額。舉個例,你層樓市值800萬,仲欠銀行300萬,咁銀行提供嘅回贈係基於嗰300萬去計。假設回贈2%,你實際袋到嘅就係6萬蚊(300萬 x 2%)。所以,就算你層樓好值錢,但按揭餘額得返一百萬,回贈點高都有限,轉按成本(律師費、估價費等)可能都cover唔到,咁就未必划算。
呢個真係好多人中伏!銀行唔會白俾錢你㗎,佢哋會設「罰息期」,通常兩年或三年。意思係,如果你喺呢段期間內提早還清貸款(例如再轉按去第三間銀行、或者賣樓),銀行就會向你收取罰款,金額通常係回贈嘅某個倍數,或者係貸款額嘅某個百分比。好多時,佢哋會要求你退還晒當初拎到嘅現金回贈,甚至再加收額外費用!所以,簽約前一定要問清楚罰息期幾長?罰款點計?確保自己喺罰息期內冇計劃賣樓或者再轉按,否則分分鐘賺嘅回贈唔夠賠罰款。
轉按唔係免費午餐。雖然好多銀行會話包律師費、估價費,但「包」嘅範圍要睇清楚。通常只包基本嘅文件處理同一次估價。如果你層樓比較複雜(例如村屋、唐樓、或者好少成交嘅地區),可能需要額外嘅報告,或者律師費超出佢哋個「包」嘅上限,咁你就要自己貼錢。仲有啲隱藏成本,例如火險、按揭契登記費等,新銀行要求嘅保費可能貴過你舊有嗰份。計條數時,一定要將所有雜費扣減後,先係你真正落袋嘅淨收益。
轉按同新做按揭一樣,銀行會重新審批你嘅還款能力。就算你一路供開冇問題,但如果你而家份工收入唔穩定、或者多咗其他債務(例如私人貸款、信用卡數),都可能影響批核結果同最終嘅按揭利率。銀行會要求你提供最新嘅入息證明(通常三個月糧單、稅單、強積金供款紀錄等),仲要做壓力測試(假設利率升幾厘,你嘅供款佔入息比率唔可以超過某個水平)。所以,轉按前最好先整理下自己嘅財務狀況,確保冇問題。
我2022年轉按嗰陣,舊按揭罰息期剛過,貸款額大約320萬。格晒價,最後揀咗間中型銀行,回贈有2.7%,即係袋到約$86,400。佢包基本律師費,但因為我層樓係單幢舊樓,律師樓額外收咗$2,000做查冊同報告,火險亦比舊公司貴咗$800一年。計埋雜項,最後淨袋約$82,000。罰息期三年,我短期冇賣樓計劃,所以ok。最緊要係,新利率仲比舊約低咗0.15%,每個月慳幾百蚊,疊埋回贈,真係幫補唔少。
轉按回贈係慳錢嘅好方法,但絕對唔係「躺著賺」。要做足功課,格清格透,計盡所有成本同風險,特別係罰息期呢個陷阱。記住,最大最靚嘅數字未必係最著數,落到袋、冇手尾跟嘅先係真正優惠。做個精明嘅業主,唔好怕麻煩,花啲時間研究,分分鐘慳到一筆可觀嘅額外收入。
評論:
多謝分享!想問下如果本身份工轉咗做自僱人士,但報稅紀錄良好,係咪好難轉到按?會唔會要求更高嘅存款證明?
文中提到罰息期通常兩三年,如果真係不幸喺罰息期內要賣樓(例如移民),係咪一定蝕硬?有冇銀行罰得冇咁甘?
想問下而家仲有冇銀行做緊超過3%嘅轉按回贈?定係金管局已經收緊咗?聽朋友講好似冇以前咁高。
好實用!尤其係計成本個 part,之前真係冇諗過火險會貴咗,以為銀行包就係全包。睇嚟要逐樣問清楚。
我剛過罰息期,按揭餘額得返百五萬左右,計落扣除成本可能淨袋萬幾蚊好似唔多值搏?定係等供多幾年,欠款再少啲就更唔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