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打開信用卡帳單,看到累積的點數或回饋金,心裡總會浮現那個老問題:到底該選里數還是現金回贈?這就像在十字路口猶豫,選對了能省下一大筆,選錯了可能白白浪費機會。我自己玩信用卡多年,從學生時代到現在成家立業,試過各種組合,也踩過不少坑。記得有次為了累積航空里數,硬刷了一堆不必要消費,結果里程到期前沒用掉,全泡湯了。這種痛,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懂。
里數聽起來很誘人,尤其對愛旅行的人來說。想像一下,用點數換張免費機票飛去日本或歐洲,省下的錢夠你多玩幾天。但問題是,里數不是現金,它的價值浮動很大。航空公司的兌換規則常常變,熱門時段像暑假或過年,你可能得花雙倍里數才能換到票。更別提黑名單日期,那些不能用的日子多到讓人抓狂。我去年試著用亞洲萬里通換台北到曼谷的票,結果發現淡季票只需兩萬里,旺季卻飆到五萬,算下來每里價值從一塊台幣掉到四毛,根本划不來。如果平時消費少,累積速度慢,里數可能還沒用上就過期了,白白蒸發。
現金回贈就簡單多了,刷多少直接回饋現金到帳戶,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沒有兌換門檻,不用擔心貶值或到期日。像我現在用的那張卡,固定給1.5%回饋,每月帳單自動折抵,省心又實際。但缺點是回饋率通常不高,頂多2%到3%,遇上通膨物價漲,那點回饋金可能只夠買杯咖啡。而且現金回贈缺乏驚喜感,不像里數換機票那樣讓人興奮。如果你是個精打細算的人,現金回贈在日常生活開銷上最穩當,但碰上大額消費或旅行計畫,它給的甜頭就有限了。
哪個更划算?關鍵在個人習慣。先問自己:你一年飛幾次?如果常出差或愛旅遊,里數可能更值,尤其搭配聯名卡加速累積。但得精算兌換率,假設一張台北到東京經濟艙票市價一萬二,用兩萬里換,每里值六毛;如果現金回贈卡給2%,刷六十萬才回饋一萬二,明顯里數贏。反之,若你很少飛,現金回贈是王道。我建議混合使用,主力卡選高回饋現金,另辦一張航空卡專攻旅行消費。別忘了隱藏成本,里數卡常有高年費,現金卡可能限制通路,多比較條款才不吃虧。
聰明選擇的秘訣是靈活調整。市場變化快,疫情後航空里數貶值不少,現金回贈反而因通膨變實惠。我自己現在七成消費用現金回贈卡,三成留給里數卡衝旅行目標。記住,沒有絕對答案,只有適不適合你的錢包和生活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