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第一次踏進房仲辦公室時,手心全是汗。牆上密密麻麻的待售物件照片像在嘲笑我的無知,仲介遞來的合約條款彷彿外星密碼。那時才驚覺,存夠頭期款只是購屋馬拉松的起點,後頭還有整片迷宮等著闖。
頭期款這關卡比想像中殘酷。當時傻傻以為存到房價兩成就達標,結果被代書一盆冷水澆醒:「契稅加仲介費要抓總價6%,裝潢基金每坪沒留三萬根本動不了工。」更別提那些隱形開銷——搬家費、家電更換、社區管理押金,隨便都噴掉半年薪水。現在看新手朋友算預算,總提醒他們把總預算砍掉15%再回頭推估能負擔的房價,這血淚公式可是用失眠換來的。
看房簡直是人性試煉場。遇過屋主在衣櫃貼壁紙遮壁癌,掀開窗簾發現鐵窗焊死在違建陽台。有次雨天衝去看預售屋,銷售中心燈光美氣氛佳,走到工地才驚見地下室積成游泳池。後來學乖了,必帶三寶:強光手電筒照天花板角隅,硬幣輕敲磁磚聽空鼓聲,手機指南針看方位。有回靠這招發現主臥床頭壓樑的設計缺陷,當場省下五十萬議價空間。
議價是門心理戰。曾遇過屋主掛著「底價不二價」牌子,透過管理員閒聊才知道他急著籌措兒子留學費。帶著銀行可動撥款證明二度登門,最後比開價低12%成交。關鍵在於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而非殺氣,比如同意配合他的交屋時程,或是接手他捨不得丟的鋼琴。有次談判僵持時,我掏出親手烤的餅乾:「這和您廚房烤箱同款,試試溫度準不準?」屋主愣住大笑,隔天就簽約。
貸款迷宮比鬼屋還嚇人。銀行員捧著三十年本息攤還表,那些數字遊戲讓人頭暈目眩。後來搞懂「寬限期」是把雙面刃,朋友被低月供誘惑簽下去,第三年本金開始攤還時月繳暴增六成。現在都建議新手用兩招自保:找非承貸銀行做履約保證,撥款條款寫明「賣方點交完成才放款」;簽約前先跑三家銀行鑑價,避免買貴導致核貸成數不足的斷頭危機。
交屋當天帶水電師傅開箱是保命符。有同事歡喜收下鑰匙後,馬桶沖水時才發現糞管被前屋主違建截斷。我們現在標準流程是:冷氣排水管倒兩桶水測試流速,電箱全關再逐路復電查短路,最絕是拿衛生紙擦遍窗框——有回竟擦出重新上漆的裂痕。別怕當奧客,這可是人生最貴的開箱儀式。
最近陪大學剛畢業的姪女看小套房,她翻著我當年密密麻麻的看房筆記笑說像偵探手札。突然想起那個在仲介店裡手足無措的自己,原來每道傷痕都是勳章。置業路上沒有完美選項,只有適合當下人生的選擇。那些深夜撥打的代書電話,泛黃的合約附件,最終都會在屬於自己的玄關燈亮起時,釀成值得的味道。
請問裝潢基金每坪抓三萬是指新屋還是中古屋?包含設計費嗎?
雨天看預售屋工地這招太實用!但如果建商不給進工地怎麼辦?
貸款部分想多了解,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和一般房貸混搭有什麼陷阱嗎?
文末提到合約附件,能不能分享哪些附件最容易藏魔鬼條款?
看到烤箱餅乾那段笑出來,原來甜點才是終極談判武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