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幾個新來香港嘅朋友飲茶,聽到最多嘅煩惱竟然係:「點解申請張信用卡難過搵工?」有個後生仔仲苦笑話,公司要等出糧先有糧單,但而家想網購部電腦分期都卡住。我諗起自己十年前啱啱落腳香港,第一張信用卡都係靠「旁門左道」先批到,銀行櫃枱姐姐睇住我空蕩蕩嘅稅單個表情,我到而家都記得。
其實香港金融市場競爭激烈到癲,尤其虛擬銀行同中小型發卡機構,為搶客早就暗度陳倉。所謂「免入息證明」唔係真係唔睇你財力,而係銀行轉咗個玩法——佢哋寧願睇你嘅現金流動態多過一疊死嘅文件。信我,你個銀行戶口如果連續三個月有穩定過數記錄(就算係家人轉入),批核部個系統已經當你係「可發展客戶」,呢個係做過風控嘅老友爆嘅料。
講到實戰推薦,首推虛銀ZA Bank張「Visa卡」。我表弟上個月用大陸身份證加香港住址證明,戶口只係擺住兩萬蚊定期,居然三日就批咗八千蚊額度。關鍵係佢連審查電話都冇打,全程APP搞掂。銀行最叻玩心理戰:佢知你額度細反而會狂碌卡儲記錄,等半年後自動加額仲賺多你手續費。
第二張係東亞銀行嘅「i-Titanium卡」,呢個真係隱藏版神器。你估點解佢成日喺地鐵站擺檔?因為佢食正「新移民市場」。我幫個福建阿姨搞過,佢拎住張內地身份證同水電費單,職員教路填表時「職業」欄寫自僱人士,「年收入」直接填30萬(唔使證明),結果批咗兩萬額仲送部氣炸鍋。秘訣在於:東亞嘅前線職員有批核額度酌情權,你肯坐低同佢傾十分鐘家常,分分鐘比交文件更有效。
第三張冷門但有效——AEON「銀聯JCB卡」。後生仔可能嫌佢老土,但當你被三間銀行reject過就會明佢嘅好。最大殺著係接受「擔保人制」,我舊同事個仔18歲冇收入,搵阿媽做擔保人照批卡。更絕係還款紀錄直接上環聯,變相幫新手建立信用基礎。不過要醒水:AEON商戶折扣唔多,最啱用嚟深圳消費或深水埗買電子零件。
醒多個魔鬼細節:無論申請邊張,記得專登留低「手機認證漏洞」。好似我上個月試恒生張enJoy卡,網上申請時填完收入,佢發SMS驗證碼要我回覆確認。我特登唔回覆,隔三日就有客服打來追問:「先生係咪唔記得覆SMS呀?」呢個時候先扮懵話:「哎呀我以為搞掂咗!」對方為咗追數,通常會即場口頭核實資料加速批核——人工程序永遠比AI有彈性。
最後提多句:見到「即日批核」標語千祈唔好開心住。銀行系統凌晨一點跑批核程式時,專登將「冇糧單但現金流穩定」嘅申請抽起做人工覆核。我試過專登揀星期五晚遞表,等到星期一朝早先收到approve SMS。呢三日就係等風控主任返工拍板,所以耐未必係壞事。記住,香港玩信用卡最緊要睇透遊戲規則,銀行最怕你唔使佢,你越扮到若即若離,佢越急住塞卡畀你。
評論:
AEON張卡真係救命草!上次被大行reject三次後申請,用阿妹做擔保人居然批到一萬八,雖然額度細但起碼叫做有卡用
想問如果內地剛落嚟未夠三個月,ZA Bank要嘅「住址證明」用酒店月結單得唔得?定係一定要租約?
東亞個招真係work!上個月跟博主方法扮自僱填30萬年收入,交完水費單就批咗,仲免首年年費,不過信唔信得過擔保人果part?
博主講中晒銀行心態我試過特登唔activate張新卡,兩個禮拜後真係有cs打來問係咪遇到問題,仲主動送500蚊現金券
其實免入息證明嘅卡通常收勁高利息,博主覺得邊張最抵?定係焗住要用半年再轉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