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我正坐在清迈的咖啡馆里,手机“叮”一声,汇丰的邮件提醒跳出来:推荐朋友开户,双方各拿2000港币。说实话,这奖励力度一直挺诱人,比很多小打小闹的银行强多了。但经验告诉我,银行的钱,特别是这种“白给”的,规矩往往藏在密密麻麻的条款里,稍不留神就可能空欢喜一场。
帮表弟操作那次就是个教训。他兴冲冲开了户,存了钱,以为万事大吉,结果推荐奖励迟迟不到账。一查,问题出在“同名账户”上——他从自己国内其他银行的账户转钱进去,收款人名字和汇丰开户名必须一字不差,连空格、英文大小写都不能错。他那次转款,名字中间多了个空格,系统对不上,直接判定无效。后来费了老大劲联系客服,重新走流程才算解决。这细节,条款里有写,但谁能看得那么细?
所以,第一关,文档准备得像绣花。 推荐链接发出去之前,自己先仔仔细细把汇丰官网最新的推荐活动条款啃一遍。别嫌烦,重点圈出来:最低存款要求是多少?必须存多久?接受哪些入金方式?最重要的是,那个“合格存款”的定义——必须是同名账户、同币种的新资金转账进去才算。朋友间互转?支付宝微信?大概率不行。把这份“重点摘要”连同链接一起发给朋友,提前打好预防针,比事后扯皮强一百倍。
时机,这东西有点玄学,但很重要。 我一般不会在朋友刚动了“想开个境外户”的念头时就立刻甩链接。等他真的开始研究,或者明确问我哪个银行好、怎么操作时,才是最佳时机。这时候他有需求,意愿强,配合度自然高。硬推,不仅容易招人烦,他自己不上心,后续步骤(比如及时入金、保持存款)掉链子的风险也大。而且,汇丰这种奖励,通常有名额限制或者活动有效期,自己心里得有个数,别拖到快过期了才找人。
钱进去了,别以为就稳了。 朋友开户成功,也按要求存了钱,你这边就得开始“盯”了。汇丰处理推荐奖励,快则一两周,慢则一两个月,都有。别干等,时不时登录自己的网银或者App,在“奖励”、“优惠”这类栏目里翻翻。我习惯设个手机提醒,在预计可能到账的时间段后一周左右,主动去查一次。要是过了活动说明里写的“通常处理时间”还没影儿,别犹豫,直接打客服电话问。打电话比在线客服效率高,说明情况(推荐人姓名、开户大概时间),要求他们查询进度并反馈。态度好点,但目标要明确。
最后,这笔“飞来横财”怎么处理? 拿到手那2000港币,别急着花或者急着转走。先看清楚奖励条款里有没有绑定要求,比如必须存满多少个月之类的(虽然汇丰通常没有,但最好确认下)。如果没有限制,我个人建议:如果你本身有港币需求,比如要还信用卡、投资港股、交保费,那直接用掉最省心。暂时用不上?那就让它躺在账户里,作为你海外资金池的一部分。或者,如果汇率合适,换成其他货币也行,但得算算手续费划不划算。千万别一激动就转回国内,那点手续费可能吃掉不少奖励。
说实话,薅银行的羊毛,核心就两点:细心和耐心。 把规则摸透,细节抠死,该准备的提前准备好,该提醒朋友的一次性说清楚。然后,就是耐心等待,适时跟进。汇丰作为老牌大行,只要符合条件,奖励一般不会赖账,但流程上的小磕绊难免。自己多上点心,就能把这笔钱稳稳揣进口袋。下次在曼谷的夜市或者东京的居酒屋,用它多买份小吃,感觉会更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