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经营个小生意,每天和现金流、开支打交道,信用卡选对了,真能省不少心,甚至还能悄悄“赚”点。这几年我用过的商务卡不少,但抽屉里常备、用得最顺手的,还得是这张American Express Blue Business Plus(BBP)。它没啥花哨噱头,不搞开卡礼轰炸,但那份扎实和灵活,用过就懂。
这卡最戳中我的点,就是它简单到极致的核心回报:所有日常商业消费,统统2倍Membership Rewards (MR) 积分,没类别限制,每年头5万美元消费都算(超过后1倍)。办公室耗材、网络费、物流快递、甚至给团队买点咖啡零食……只要是生意开支,全按2倍算。别小看这“平平无奇”,市面上能无差别给所有消费2倍积分的商业卡,凤毛麟角。大部分卡要么有高额年费,要么只在特定类别给高回报。BBP这张,年费?没有!零年费!就冲这点,它就已经是张值得长期持有的“打底”神卡。
我知道,有人会说“积分有啥用?” AmEx的MR积分系统,玩好了是真金白银。直接换账单?价值最低。它的价值在于灵活兑换。我主要用来:一是转给航空里程伙伴,比如达美、英航、加航这些,换国际长途商务舱,那价值经常能飚到每分1.5美分甚至更高;二是酒店伙伴,像万豪、希尔顿(虽然比例一般,但有时促销不错);三是偶尔碰到AmEx Travel的“Pay With Points”打折活动,直接抵扣机票酒店费用,也能值回票价。算笔账:假设你一年有2.5万刀符合2倍积分的生意开支,就能拿5万MR分。保守按每分1.6美分估值(这很实际),相当于800美元的回报。零成本!这可比很多返现1.5%的卡实在多了,关键是潜力更大。
除了积分,这卡的“实用主义”细节也很贴心。首先,信用额度给得通常比较大方,对需要周转的小生意很友好。其次,它提供详细的支出报告和分类工具,月底算账、报税时省老大劲了,哪些是差旅、哪些是办公用品,清清楚楚。还有AmEx的购买保护和延长保修,虽然是小保障,但真遇上事儿也能顶一下,尤其是采购些办公设备时。
说说申请吧。很多人觉得“商业卡门槛很高吧?” 其实不然,尤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或者小型LLC。AmEx对“生意”的定义相当宽松。你不需要有庞大的公司、几十号员工。如果你是独立顾问、开网店、做自媒体接广告、或者只是有个兼职的副业收入来源,都可以试试。
申请时,关键在“生意信息”那部分。公司名称:如果你是Sole Proprietor(个体户),直接用你的法定全名就可以。业务类型和描述:写清楚你做什么的,越具体越好,比如“Marketing Consulting Services”、“Online Retail Sales of Handmade Goods”、“Freelance Graphic Design”。别写太笼统。年收入:预估一个合理的数字,刚起步就写实际或略保守点,AmEx通常不会要求你立刻提供税表证明(除非抽查或额度很高)。税号:个体户用你的SSN就行。
我个人经验是,个人信用记录更重要。AmEx会主要查你个人的信用报告(通常是Experian)。想要比较稳,个人FICO分数最好有700+,信用历史别太短,负债别太高。他们喜欢看到你有良好的还款历史,尤其如果你已经是AmEx个人卡的老用户(比如持有金卡、白金卡),那通过率会更高,额度也可能更好。
哦,还有个小技巧:如果你之前申请过AmEx卡,这次申请BBP时,系统可能会直接给你一个“软查询”的预审结果(不拉新Hard Pull),批得快,心理压力也小点。当然,最终批核还是可能有一次Hard Pull,但概率小些。申请过程网上几分钟搞定,批得快的话当场就给卡号(虚拟卡),实体卡几天就到。
这张卡,我觉得特别适合两类人:一是刚起步的小生意主/自由职业者,需要一张零成本、无脑刷、回报扎实的卡打基础;二是已经有AmEx高端卡(比如白金卡)的生意人,BBP作为补充,专门负责那些高端卡不给高倍积分的日常消费,最大化MR积分的积累效率。它就像生意钱包里的一个低调但超级实用的工具,不张扬,但天天在用,默默帮你攒着下一次商务舱或者团队建设活动的“基金”。时间久了,你会感激这份细水长流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