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飞机就收到私信轰炸,都在问那张泛着金属光泽的American Express Gold Card值不值。说实话,这问题像问“一双好皮鞋值不值”一样,答案全在你怎么用。我的那张金卡在钱包里已经磨出了包浆,边角细微的划痕记录着无数次机场安检的摩擦。它不是魔法棒,但如果你和我一样,生活半径经常跨越时区,这张卡确实能悄悄把旅途的毛刺磨平。
金属卡身的重量,第一次拿在手里总有种莫名的踏实感。但这沉甸甸的质感,远不如它每年实实在在塞回你口袋的报销额度来得实在。餐厅每月$10,指定超市每月$10,一年下来$240刀,听着不多对吧?但妙就妙在它像自动补给站。我常去的街角有机超市GrubMarket,还有楼下的Shake Shack,结账时“嘀”一声,账单自动抹掉$10,像有人提前帮你垫了零钱。关键它不挑,Uber Eats、Goldbelly这些也算餐厅消费。去年底发现额度没用完,紧急在GrubMarket囤了一堆牛排塞满冰箱,感觉像白捡。
旅行福利这块,Amex金卡像把瑞士军刀,没太多花哨功能,但核心工具异常锋利。4倍积分是它的脊椎骨——全球餐厅和超市(美国境内)消费,每1刀稳稳换回4个Membership Rewards(MR)积分。在纽约米其林三星刷一次卡,积分如雪片般累积的速度让人上瘾。机票直接在航司官网买也是4倍积分,注意,第三方订票平台可不算。至于航空报销?$100刀额度需要手动选择合作的航司(比如达美、美联航),买机票选座、托运行李甚至机上wifi都能触发,像解锁隐藏关卡,得花点心思琢磨规则。
积分用好了才是真金白银。我从不直接在Amex Travel换礼品卡那种亏本买卖。MR积分的魔力在于灵活的转点伙伴。去年把攒的12万积分转给英国航空Avios,换了张纽约飞伦敦的商务舱单程票。要知道现金买这张票要$3000+,算下来我的积分价值接近2.5美分/点。转给万豪也行,虽然比例一般,但碰上酒店促销叠加,住五星级酒店能省出一晚房费。关键是别囤积分,贬值是无声的贼。
年费$250确实是个门槛。但算笔粗账:餐厅超市报销$240,几乎抵消年费。航空报销$100(用得好就是实打实的机票折扣),这已经回本了。4倍积分在核心消费上的额外回报才是净利润。我在Eataly超市买个$100的食材,拿回400 MR积分(按保守估值1.6美分/分算,价值$6.4),加上报销的$10,相当于83折。如果日常消费集中在餐饮杂货,这张卡自己会造血。
当然它不是万能钥匙。租车保险需要手动购买(Amex自己有付费的Premium Car Rental Protection计划,比租车公司便宜)。酒店会籍?别指望。贵宾厅?得靠它家白金卡。金卡的定位很清晰:喂饱常下馆子、自己开伙、又爱自己订机票的空中飞人。金属卡身会磨损,但那些累积的积分和报销,像旅途里的小确幸,积少成多,真能让你下次起飞时嘴角上扬。话说回来,如果一年到头只点外卖不逛超市,还是放过彼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