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在东京新宿的运营商柜台前,攥着那张磨出白边的塑料SIM卡排队时,隔壁法国背包客突然晃了晃手机:\他屏幕上那个\更惊喜的是回国后,主卡套餐里那些国际漫游包自动失效了,话费账单比往年瘦了三分之一。
现在每次帮朋友操作都会反复强调三个生死线:备份聊天记录时务必选\包含媒体文件\,安卓机扫描二维码前先确认系统语言设为英语(中文界面常丢失验证按钮),最关键是那张电子凭证——它比初恋情人还娇气,强光下暴露半小时二维码就可能失效。上周邻居就因为凭证纸放在车窗前晒化了条纹,不得不重新跑营业厅验证护照。
看着抽屉里那盒攒了七年的SIM卡,突然想起《黑客帝国》里墨菲斯摊开手掌的红蓝药丸。当我们的通讯身份从实体塑料片坍缩成量子态的数据包,或许某天在撒哈沙漠连卫星网络时,会怀念当年需要物理接触才能建立连接的人类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