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户外装备店里那些闪亮的卡式炉,我都会想起去年在阿尔卑斯山露营时的那场小意外。那天风大得能把帐篷掀翻,我匆忙点炉子煮咖啡,结果火苗突然窜高,差点烧到旁边的灌木丛。从那以后,我成了卡式炉安全使用的“偏执狂”——不是怕死,而是深知一点点疏忽就能毁掉整个旅程的美好。在野外,这种便携炉具是救命稻草,但用错了,它就是颗定时炸弹。
选炉子可不是随便抓一个就走。我偏爱那些带防风罩和稳定底座的型号,比如某些日本品牌,它们的设计考虑了山区强风。有一次在挪威峡湾,我用了个廉价炉子,结果地面不平,炉体摇晃,汤洒了一地。现在,我包里总备着个水平仪小工具,确保炉子放稳再点火。燃气罐也得小心:别贪便宜买杂牌货,我见过罐体漏气引发小火的事故,露营时最好带两罐备用,密封在防潮袋里。
点炉子前,先看看周围环境。我总习惯扫一眼地面——有没有枯草、树枝或易燃物?风从哪边吹来?在蒙古草原那次,我忘了这茬,点火时火星飞溅,瞬间点燃了干草堆。幸好带了水壶扑灭。现在,我会选离帐篷和树木至少三米远的地方,铺上防火垫或石板。点火时别急,慢慢转阀门,听到“嘶嘶”声再打火机。如果一次点不着,等十秒让燃气散开再试,否则容易爆燃。
烹饪时,注意力得高度集中。卡式炉的火力猛,但锅具太大或装太满,汤水沸腾溢出会浇灭火苗,导致燃气泄漏。我在新西兰煮面时就犯过这错,差点一氧化碳中毒。现在,我用小锅分批煮,保持通风——别在封闭帐篷里用炉子!风大时,用石块围个简易挡风墙,但别堵死进气口。食物快熟时,提前关小火,省气又安全。
熄火和清洁是关键收尾。关阀门后别立刻碰炉体,余热能烫伤手。我总等五分钟,再用湿布擦拭油污。燃气罐要单独存放——曾有个朋友把用过的罐子扔进背包,残留燃气渗出,背包都鼓起来了。露营结束,检查炉头是否堵塞,用细针清理喷嘴。这些**惯,让我的炉子用了五年还像新的。
露营野炊不只是做饭,更是生存艺术。除了炉子,我会带些干货:压缩饼干、坚果,万一炉子故障不至于挨饿。选营地时,靠近水源但避开低洼地——暴雨来时,炉子泡水就废了。和伙伴分工:一人管火,一人备菜,避免手忙脚乱。记住,安全不是束缚,而是让野外的星空更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