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行李箱站在新宿站出口,手机信号格突然变空的那个瞬间,我彻底懂了什么叫旅行中的“数字溺水”。眼前是闪烁的霓虹招牌,耳边是陌生的日语广播,地图APP却像个哑巴。那次之后我才明白,一张靠谱的日本上网卡,不是锦上添花,是救命稻草。
别被机场柜台那些花花绿绿的宣传单唬住。什么“无限流量”,底下小字往往藏着每日2GB的限速陷阱,刷个短视频都卡成PPT。也别轻信某些廉价卡“覆盖全日本”的鬼话——去年在北海道层云峡,朋友的卡直接变砖头,我的Docomo线路却还能收到民宿老板的Line消息。信号覆盖这事,就像找拉面店,本地人常去的才最靠谱。
挑卡得看你骨头里流的什么血。要是你打算暴走东京大阪,夜夜直播代购战利品,直接盯准Docomo线路的30GB高速套餐。我在涩谷十字路口实测过,晚高峰举着手机做直播,画面流畅得连路人小哥的耳钉反光都看得清。但若你是揣着JR Pass纵贯九州乡间的诗人,SoftBank反而在偏远温泉乡更稳当,去年在由布院山道上发照片,上传速度比我泡汤的节奏还舒缓。
价格战里的猫腻比秋叶原中古店还深。某宝上标价50块的“神卡”,很可能要你预付200押金;某些写着“即插即用”的,落地才发现要手动调APN。我抽屉里还躺着三张这种坑货,现在当书签都嫌厚。真正省心的卡,机场自动贩卖机就能买,插卡十秒内跳出“ようこそ”(欢迎)才算及格。
重度依赖Google地图的注意了!某些虚拟运营商会屏蔽地图服务,美其名曰“节省流量”。上个月朋友在京都巷弄里就中了招,导航突然罢工,硬是把三十三间堂逛成了迷宫求生。认准介绍里写明“全应用无障碍”的,多花几百日元买心安。
最后说个血泪教训:别指望公用WiFi救急。大阪梅田蓝天大厦观景台的WiFi连文字微信都发不出去,浅草寺门口的免费网络跳验证码能跳到崩溃。真正靠谱的信号,永远揣在自己兜里。
当你站在涉谷Scramble Square顶楼,想给万里外的家人直播东京夜景时;当你在白川乡点灯祭的人潮中,急需查找末班巴士时刻时——那张沉默的小卡片,才是你在异国最忠实的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