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中环写字楼还亮着几盏灯,我呷了口冻奶茶,屏幕上的苹果股价正随着美股开盘微微跳动。十年前第一次用香港券商户买进伯克希尔时,手抖到差点按错交易数量。如今帮不少港漂朋友开通美股账户,发现很多人仍对「隔住个太平洋点买美股」充满疑虑。其实香港人投资美股的优势,比想象中更便利。
香港金融体系的特殊性让我们站在绝佳位置。开个证券户,选本地券商如耀才辉立,佣金低但功能稍简;国际券商如盈透证券,能交易全球市场但要面对更复杂的界面。记得2019年帮学生阿玲开户,她在IBKR的W-8BEN税务表格卡了三天,视频教她填表时,窗外维港的货轮正鸣着笛驶过。
换汇是隐形杀手。多数人直接在券商换美元,汇率差能吃掉半年股息。我习惯在汇丰「环球转账」锁住汇率,凌晨三点纽约开市前调拨资金。去年腾讯分红到账,用这招换美金买微软,比实时汇率省下两千港币。
港股账户买苹果特斯拉不难,难的是避开税务陷阱。香港没有资本利得税,但美股股息要预扣30%。持有爱尔兰注册的ETF如VOO,税率能降至15%。上季度收到Vanguard的股息单,看着被扣的税款还是肉痛,转头把资金转进爱尔兰注册的SPY。
新手别碰衍生品,从碎股开始试水温。富途的碎股交易能用百元港币买0.01股亚马逊,感受市场脉搏。我总建议实习生先买迪士尼,业务看得懂,周末去乐园还能当考察。去年圣诞带侄女坐灰姑娘旋转木马时,手机弹出财报预警,第二天果断减仓。
夜期交易是甜蜜陷阱。港人喜欢熬夜炒美股,但身体比账户先爆仓。现在我只在苹果发布新品时守夜,其余日子设限价单。书房抽屉里还留着2015年网易暴跌那晚的胃药空盒,比K线图更警醒人。
雨棚滴着水,茶餐厅玻璃蒙着雾气。侍应阿姐递来热鸳鸯时瞄到我的交易界面:「后生仔教两招啦?」推过去的纸条写着三支收息股:强生、宝洁、可口可乐。她半年后戴着新金镯来谢我,说比买六合彩实在。
美股不是赌场,是耕种季风田。港人独有的税务优势和国际视野,恰似维多利亚港的深水良港,容得下万吨巨轮。当美元定期存款利率追不上通胀,企业盈利增长才是真抗通胀利器。那个在兰桂坊酒吧刷Robinhood的夜晚,终究不如每月收股息时听到「叮」的入账声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