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从加州搬回上海那会儿,朋友扔给我一句:“用七海吧,老外圈子里口碑不赖。” 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下了单,结果那几十个印着“Seven Seas”的蓝色箱子,真就成了我跨太平洋生活的脐带。这公司到底怎么样?值不值那份钱?我用亲身经历给你掰扯清楚。
他们的流程像瑞士钟表,准得让人安心。从在线估价系统开始就挺透明,填完物品清单和起终点邮编,立马跳出个预估体积和价格区间,没藏着掖着。最让我意外的是客服响应速度——邮件基本当天回,有时差的情况下还能在微信上找到真人(不是机器人!),操着带点港味但极其清晰的普通话,把我一堆关于钢琴运输的琐碎问题耐心捋顺了。打包那天来的两个墨西哥小哥,手脚麻利得像给古董穿衣服,碗碟裹了里三层外三层,我那套宜家买的便宜玻璃杯一个没碎,反而是我自己打包的几本书角磕瘪了。
说到费用,这才是最让人神经紧绷的部分。七海的模式是“门到门”,一口价打包了海运、清关、目的国送货,但“魔鬼在细节”。我的教训是:千万别低估“体积”!他们按立方米收费,我当时估摸着也就8个立方,结果打包完愣是塞出9.5立方——多出的部分按单价算,账单瞬间厚了一截。还有“目的港杂费”这个小妖精,文件费、码头操作费林林总总加起来几百美金,下单时网页角落有提示,但容易被忽略。最后总价比最初预估高了15%左右,肉疼归肉疼,好在没再冒出什么隐藏雷。比起某些公司后期漫天要价,这算明码标价了。
漂在海上那六周最磨人。七海的在线追踪系统是救命稻草,集装箱哪天离港、哪天到上海港、哪天进海关仓库,更新得明明白白。清关环节他们包代办,但文件得自己备齐。我提前把护照、物品清单、声明书扫描发过去,他们的中国合作方效率不错,海关抽查开箱验货时还派了人到场协调。唯一卡壳的是我那把老吉他,海关大叔非说是“新琴”要征税,最后还是七海清关的人拿着我提供的购买年份邮件截图,陪着笑脸磨了半小时才放行。
上海仓库提货那天,看到历经风浪的蓝箱子们整齐码着,封条完好无损,心里石头才算落地。送货师傅踩着点上门,吭哧吭哧搬上六楼没一句抱怨(当然,我塞了小费)。开箱检查,除了一个装装饰画的箱子边角有点湿气痕迹(估计海上受潮),其他物品安然无恙,连加州阳光晒褪色的沙发套颜色都没变。
值不值?看你图什么。如果追求绝对低价,七海可能不是最狠的,华人小物流公司报价或许能压更低,但风险自担。七海贵在省心、流程规范、责任清晰,尤其适合对国际搬家两眼一抹黑、或者物品里有几件心头肉怕磕碰的人。它像一份保险——你为那份可预测性和背后成熟的全球网络付了溢价。我那架宝贝钢琴安全着陆后发出的第一个完美音符,就觉得这钱没白烧。
FQ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