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5 16:16:39
评论(0 )
三年前在圣何塞帮朋友搞定公司注册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阳光税”——加州明媚天气背后,是实打实的商业成本和弯弯绕绕的流程。别被“简易流程”的宣传忽悠了,这里的“简易”是相对律师楼里动辄上万的代办费而言。自己动手完全可行,但稍不留神,每年800刀的州税(FTB)罚款单可能比太平洋的海风来得还快。
选公司类型是场豪赌。LLC听着简单灵活,但看到朋友鲍勃的科技初创拿不到风投时急得跳脚的样子,你就明白C-Corp才是硅谷的硬通货。不过要是你开的是家街角咖啡馆,LLC的穿透税制能让你年底报税时少骂几句脏话。S-Corp?那是给准备好和工资税、合理薪酬这些概念死磕的狠人准备的。
名字检索才是第一道鬼门关。我在州务卿官网刷了三天,每次以为捡到宝,“Golden Gate Tech”这种名字总显示被占。秘诀是凌晨四点爬起来查库,更新延迟小。别迷信“LLC”后缀能救场,关键看核心词是否重复。花50刀做名称保留不亏,比商标冲突被起诉强。
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Organization这关,新手总在注册地址栽跟头。用自家厨房当地址?等着收法院传票和垃圾广告塞爆信箱吧。我常年合作的注册代理年费才150刀,既能当法律盾牌又能保隐私。注册资本写$1,000还是$100,000别纠结,加州不按这个收税,但写太少可能吓跑投资人。
运营协议是撕逼预防针。去年两个合伙人闹分家,就因协议里没写清退出机制,最后连咖啡机都要对半分。股权分配、投票权、增资规则这些条款,比结婚协议还值得抠字眼。别用网上的免费模板,花500刀找律师定制,能省下五万刀诉讼费。
拿到州务卿回执只是热身赛。EIN申请现在能秒过,但加州衙门三件套——税局(CDTFA)、就业发展局(EDD)、特许经营税局(FTB)——的注册才是持久战。EDD的UI账户没开?员工工伤索赔能让你赔掉底裤。市级的营业牌照(Business License)别忘了,旧金山这类城市查得很凶。
年度维护是隐形杀手。除了雷打不动的800刀FTB年税(C-Corp按利润另算),LLC还有基于收入的梯度税。5月15日前不交Statement of Information?公司直接停摆。我设了双重日历提醒:手机提前一月预警,会计师提前两周催命。
新坑预警:2024年起所有新公司强制电子备案,纸质提交直接退回。银行开户也越来越刁钻,没有实体办公室?准备好租赁合同和三个月水电账单吧。有非美籍股东?额外加价300刀起。
走完全程回头看,最大的成本不是那70刀注册费,而是决策时贪快省事的念头。在加州创业就像冲浪,规则是海浪,你可以讨厌它,但必须学会驾驭它——除非你想被拍死在威尼斯海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