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哥华住了十五年,我经手翻译的文件塞满了三个档案柜。从新生儿出生证明到跨国公司并购合同,从法庭宣誓书到中医诊所的宣传册。这里翻译需求复杂得像煤气镇的蒸汽钟内部齿轮:移民局要的学历认证得逐字对照学校公章,商业合同里一个"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翻不准能让合作泡汤,就连社区中心瑜伽课传单都得琢磨"downward dog"怎么让粤语阿婆听明白。
本地化翻译最怕想当然。曾见人把"Surrey Memorial Hospital"译成"萨里纪念医院",老移民反而懵圈——谁不知道素里医院?温哥华特色混搭词更棘手:列治文自助餐的"Japchae"得注"韩式炒粉丝",本拿比楼书里的"laneway home"要译成"后巷屋"还得加括号解释是政府批准的次级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