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温哥华中文书店推荐:探索城中最佳中文图书天堂 ...

温哥华中文书店推荐:探索城中最佳中文图书天堂

2025-7-4 13:05:17 评论(0)
在温哥华住了快十年,每次雨天钻进街角的中文书店,那股子熟悉的油墨味混着旧纸张的气息,总能瞬间把我拽回小时候在老家书摊前蹲一下午的感觉。英文书看多了确实头疼,中文方块字带来的亲切感,是再好的翻译也替代不了的。今天想跟你聊聊城里几个让我流连忘返的中文书店,不是什么官方榜单,就是一个老书虫的私房地图。

列治文三号路那家三联书店,是我心里分量最重的一个。门脸儿不大,进去却别有洞天。它家厉害之处在于选书特别有筋骨,不是那种只卖流行小说和成功学的。历史、哲学、社科类的硬货都摆在显眼位置,大陆版、港版、台版的书分得清清楚楚。老板是个戴眼镜的斯文人,有次跟他聊起找一本冷门的民国思想史,他居然从库房里给我翻出来了,还聊了半天许倬云,那种遇到知音的惊喜,在海外太难得了。这里的氛围,特别适合想沉下心来读点东西的人。

如果你偏爱台版书那股子独特的装帧和选题,温哥华市中心的世界书局绝对值得跑一趟。它家港台新书更新特别快,像龙应台、蒋勋、甚至张大春的新作,往往这边朋友圈刚看到推荐,店里就已经上架了。除了书,杂志区也是一大亮点,从最新的《商业周刊》、《天下》到各种设计、生活类期刊,厚厚一本捧在手里,泡杯茶就能消磨半天。价格嘛,台版书本来就贵,加上运费,一本新书通常比原价高个40%左右,但为那份即时性,偶尔奢侈一下也值。

在列治文的统一广场二楼,藏着一家不太起眼的“书食记”,名字起得妙。这里一半是书店,一半是小小的咖啡角。它家专攻古籍、线装书复刻版和绝版的老书,我就在这淘到过一套品相不错的八十年代人文版《红楼梦》。老板很懂书,店里常有些小众的华文独立杂志和温哥华本地华文作家的作品,别处真找不到。坐在窗边,翻着泛黄的书页,嘬一口手冲咖啡,外面广场的喧嚣瞬间就隔开了,是闹市里难得的清净地。

老移民圈子里,提起“汉山书店”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有记忆。它在唐人街扎根几十年,店面朴实得近乎简陋,书架高得快要顶到天花板,书堆得满满当当,找书得有点耐心,但也藏着宝。这里能找到不少国内七八十年代的老版书,像上海译文的老译本、人民文学社那些封面设计朴素的经典系列,甚至还有《读者》合订本,翻开来一股浓重的年代感扑面而来。价格通常很亲民,适合喜欢淘旧书、重温旧梦的人。在电子书泛滥的今天,这种带着时光痕迹的书店,本身就是一种倔强的存在。

其实在列治文那些不起眼的商场角落,或者本拿比Metrotown附近的街铺,还藏着不少小型中文书摊或书店。它们可能主打流行小说、网络文学、言情武侠,或者兼卖文具、音像制品。虽然学术性弱些,但胜在方便、接地气,买本《故事会》或者最新的网络小说连载,也是解闷的好选择。这些小店,构成了温哥华中文阅读生态里最草根也最生动的一层。

在温哥华找中文书,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大书店选择多但价格高,小书店氛围好却要费心淘。我习惯了时不时去逛逛,不仅仅是为了买书,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回血”。指尖划过书脊,耳边是熟悉的翻页声,看到白发老人戴着老花镜在历史书架前驻足,或是年轻父母轻声给孩子读中文绘本,那一刻就觉得,方块字承载的温度,在太平洋的这一岸,从未真正冷却。下次路过,不妨也推门进去转转,说不定,就能撞见一本让你心头一颤的好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蓝海峰

关注0

粉丝0

帖子1400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