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4 12:53:54
评论(0)
温哥华的雨季又长又湿,厨房窗上总凝着一层薄薄的水汽。去年这时候,我正为翻新老房子的厨房焦头烂额,尤其卡在选厨电这关。西人品牌的烤箱、炉头看着光鲜,可那抽油烟机的力道,炒个辣椒都能让烟雾报警器唱起交响乐。跑了几家电器行,最后在列治文Home Depot附近那家方太专卖店找到了解药。店员老张一句“在家爆炒油烟不过脸,包你满意”,瞬间戳中我这个中国胃的痛点。
说实话,在北美买高端厨电,尤其是方太这种专攻中式烹饪的,跟在国内买完全是两码事。温哥华市场型号和国内有差异,安装规范更是得按加拿大CSA标准来。我当初差点掉坑里,看中了国内热销的某款侧吸式,结果老张一盆冷水泼下来:“哥,你这老房子排气管是6寸的,这款必须8寸起步,硬装的话,吊顶、橱柜全得拆,工钱够你再买半台机器了。” 他直接拉我到实物前,指着机器背板上的CSA认证标志:“在加拿大卖,没这个贴纸的机器,再便宜也不能碰,保险和保修全泡汤。”
油烟机绝对是灵魂。温哥华这边公寓居多,很多还是老建筑,选型首要看风量(CFM)和风压。方太温哥华主推的几款,比如X系列侧吸和A系列的深腔式,基础风量都在900 CFM以上,对付爆炒绰绰有余。但关键不是数字多大,而是“静压”。老张打了个比方:“就像人跑步,平路轻松,爬坡才见真本事。高层公寓排气管又长又拐弯多,静压不足,风量再大也排不出去,机器干吼白费劲。” 他推荐我选标注了“Max Pressure”或“High Static Pressure”的型号,这类针对北美长管道优化过。我最后咬牙上了A1.i,就是看中它1200 CFM搭配强静压,爆炒小龙虾时,站在灶边都闻不到呛味,只有香味。
灶具选择倒相对简单。主流是燃气灶,方太的“三头灶”在温哥华华人圈很火——两个标准炉头加一个专门的小火煲汤头,炖红烧肉收汁时不会糊锅。我选了钢化玻璃台面的G系列,好打理。电磁灶(Induction)这两年势头猛,升温快又安全,特别适合有小孩的家庭。方太的IH系列火力够猛,爆炒不输明火,但配锅有讲究,得是磁吸底。安装时要特别注意电路,大功率的得单独拉线,老房子得提前评估电箱容量。
洗碗机是意外之喜。以前觉得方太只做烟灶,没想到他们的水槽洗碗机在温哥华挺受欢迎。特别适合小厨房或橱柜空间不足的。我朋友在Yaletown的公寓就装了一台,直接替换掉双槽水盆,碗碟果蔬海鲜全能在水槽里洗。但这类嵌入式安装对台面开孔精度要求极高,差一毫米都漏水,务必让方太官方派持牌师傅上门测量安装,别图省事找野路子。
说到安装,这才是北美买厨电的重头戏,坑比选购还多。方太温哥华有自己合作的持牌安装团队,这点太关键。千万别自己瞎琢磨或随便找个Handyman。油烟机排气管径、走向、止逆阀安装,燃气灶的燃气管路连接和测漏,都涉及安全和本地法规(BC省天然气安全规范)。我邻居贪便宜找了私活,结果排气管没密封好,油烟倒灌,橱柜里全是油腻子,最后还得花钱请方太的人返工。官方安装虽然多付个一两百刀,但包含测量、安装、调试、清理现场全套,机器保修也不会扯皮。预约要趁早,尤其旺季,提前两三周是常态。
售后也别忽视。温哥华气候潮湿,电器故障概率不低。方太这边保修政策写得清楚:核心部件(电机等)一般5年。但要注意,非官方安装或自行拆卸导致的损坏不保。他们的客服中心在本拿比,电话和邮件响应还算及时。我去年面板有个小故障,电话里指导重置无效后,直接派了技师上门,没收费。建议保留好购买凭证和安装单,保修全靠它。
折腾一圈下来,最深的体会是:在温哥华搞厨房升级,尤其是方太这类专业厨电,别光盯着网图和参数跑。一定得去实体店(列治文、本拿比都有展厅),亲手摸一摸质感,听导购结合本地房屋特点给建议。安装环节的钱不能省,官方渠道最省心。现在每次在厨房大火快炒,看着玻璃灶台映出的蓝色火苗,听着油烟机低沉的嗡鸣却闻不到一丝油烟,就觉得这钱和时间花得值。毕竟,一个能痛快煎炒烹炸的厨房,才是温哥华阴冷冬天里最暖的安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