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时前
评论(0)
刚搞定家里厨房改造那会儿,站在一堆建材中间,最纠结的就是油烟机。在多伦多这地方,尤其咱们华人家庭,煎炒烹炸是常态,一个好油烟机简直是厨房的灵魂。折腾了一圈,最后装了方太,这大半年用下来,真是庆幸当初没将就。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在多伦多选方太油烟机这点事儿,从踩坑到上岸,全是实打实的经验。
说实话,一开始也没非方太不可。跑去Home Depot、Best Buy转悠,清一色那种平板西式油烟机,看着是挺简约现代,风量标得也不低。但咱心里门儿清,对付个煎蛋烤面包还行,真要爆炒个辣子鸡丁,或者大火宽油呛个锅,那玩意儿指定歇菜,油烟能糊你一脸。后来专门去了趟密西沙加那边华人聚集区的厨具店,一排排国内熟悉的品牌,方太的展台最显眼。上手一摸那个材质和做工,跟西人店的平价货一比,高下立判,沉甸甸的,边角处理也精细。
选型号那会儿,重点盯仨东西:吸力、尺寸、安装方式。吸力看CFM(立方英尺每分钟),千万别信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词。我家是燃气灶,开放式厨房,销售Mike(挺实在一哥们儿)直接说,要效果明显,至少700 CFM打底,最好能上900甚至更高。我看中那款方太侧吸(他们叫A系列),标称1200 CFM,现场演示吸个厚板子纹丝不动,就它了。尺寸一定一定量准橱柜宽度!老房子厨房柜子尺寸千奇百怪,36英寸是标准,但有些老柜子可能是30寸或者33寸。我家柜子刚好36寸,但Mike提醒我,得看里面预留的安装空间深度够不够塞下烟机主体,别光看外面宽度,这个坑差点踩了。
安装方式分直排(Ducted)和循环(Ductless)。在多伦多,只要你房子外墙或者屋顶有条件开孔,打死也要选直排!循环式就是装个滤网把油过滤了,气味散回屋里,纯粹心理安慰,爆炒起来屋里还是烟雾缭绕,跟没装差不多。方太这边基本都是直排设计,效率高得多。记得问清楚你家外墙结构,砖墙、木墙还是混凝土,开孔难度和费用不一样。我家是砖墙,安装师傅带了专门的钻头才搞定。
说到买,强烈建议去授权专卖店或者靠谱的华人厨卫电器行。我在密市黄金广场那家店买的,价格跟网上某些渠道比可能贵个一丢丢,但图的就是个放心和售后。他们提供安装服务,或者有合作的持牌电工/安装师傅名单。别贪便宜找私人“师傅”,油烟机安装涉及开孔、电路(大功率需要单独线路)、排风管密封,装不好轻则效果打折噪音大,重则有安全隐患。店里买的,后续万一有点小问题,一个电话过去,响应快得多。而且他们对方太产品熟,知道怎么装效果最好。
安装那天,来的师傅姓陈,有安省ESA(Electrical Safety Authority)认证的电工牌,看着就踏实。他一来就先检查了电路,确认从配电箱单独拉了根线给油烟机用(大功率必须的!)。然后就是最头疼的排风管。我家老房子,原来的排风管道细得可怜,只有4寸,方太要求至少6寸!陈师傅摇头说,不换管,1200 CFM的机子也白瞎,发挥不出三成功力。没办法,额外花钱让他从内柜到外墙重新铺了6寸的铝制硬管,拐弯的地方尽量用大弧度,减少风阻。密封胶打得严严实实,防止油烟倒灌回橱柜里。安装完开机试了试,那吸力,一张A4纸啪一下就被牢牢吸在进风口上,陈师傅笑着说:“这下你炒辣椒都不怕了。” 邻居老外老头还跑过来看热闹,直夸“That's a powerful unit!”
用了大半年,最大感受就俩字:省心。以前炒个菜,油烟报警器时不时就给你来个“交响乐”,现在大火爆炒辣椒,站在灶边都闻不到啥呛味,油烟刚起来瞬间就被卷走了。自动巡航增压功能很实用,检测到锅里温度骤升,自己就加大马力,不用手忙脚乱去调档位。清洁也方便,大不锈钢滤网直接丢洗碗机,油腻腻的网子洗完出来跟新的一样。噪音控制得不错,最高档肯定有声音,但属于那种低沉的风噪,不像有些牌子跟飞机起飞似的尖啸。
最后掏心窝子说一句,在多伦多装方太,安装的钱真别省。机器本身是核心,但安装是发挥它实力的关键。找个持牌、有经验的师傅,把排风管道整利索了,电路接安全了,这钱花得绝对值。现在每天做饭看着它安静高效地工作,就想起当初在厨具店纠结的日子——好厨房,真是从一口好烟机开始的。现在炝锅敢甩开膀子了,满屋飘香却不见油烟,这幸福感,谁用谁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