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美国华人 洛杉矶华人 卖保险的不会告诉你:这3种保险买了就是浪费钱! ...

卖保险的不会告诉你:这3种保险买了就是浪费钱!

2025-6-30 14:57:30 评论(0)
记得去年夏天,我在纽约的一个咖啡馆里偶遇一位老朋友,他苦笑着掏出几张保单问我:"老张啊,我买了这些保险好几年了,怎么感觉钱都打了水漂?"翻开一看,我差点没把咖啡喷出来——都是些花里胡哨的附加险,保险公司推销员吹得天花乱坠,却从没告诉他实情:这些玩意儿根本就是坑人的陷阱。在保险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从亚洲到欧美,我见过太多人像他一样,被忽悠着买了根本没用的保险,白白烧掉几千甚至上万块的血汗钱。

今天,我就来揭开这个行业的内幕。卖保险的为了佣金,往往闭口不谈某些险种的真相——它们听着诱人,实则像张空头支票,买了就等于把钱扔进垃圾桶。别担心,我不是来推销的,而是站在你这边,帮你省下冤枉钱。下面这三种保险,千万别碰,它们纯粹是浪费钱的典型代表。我会用真实案例和数据告诉你为什么,最后再教你如何避开这些坑,选对真正有用的保障。

第一种浪费钱的保险,就是那些捆绑在信用卡或贷款上的"还款保障险"。听起来挺贴心,对吧?银行推销员会拍胸脯说:"万一你失业或生病了,这保险就帮你还债,安心得很!"可他们不会告诉你,这玩意儿保费高得离谱,覆盖范围却窄得像针眼。举个例子,我帮一个客户算过账:他买了张信用卡的还款险,每年交800美元保费,但条款里藏着猫腻——只保特定疾病或意外,失业还得证明是"非自愿"的。结果呢?他失业半年,申请理赔时被拒了,理由是他"主动辞职"。类似案例我见过上百起,全球范围内,这种险种的赔付率不到5%,保费却占贷款额的1-3%。更糟的是,如果你已经有基本的人寿或健康险,它完全重叠了。省下这笔钱,存起来应急更实在。

第二种坑人的是"旅行取消险"中的某些高价版本。旅行社或在线平台总爱推销:"花点小钱,保你行程无忧!"可真相是,这些险种往往重复覆盖了你已有的保障。去年,我处理过一个英国夫妇的投诉——他们花500英镑买了"豪华取消险",结果航班延误时理赔失败,因为他们的信用卡自带旅行险已经包含了同样内容。行业数据显示,高达70%的旅行取消险是多余的,尤其是那些附加"天气原因"或"个人原因"条款的版本。保费可能占旅行费用的10-15%,但实际赔付率低得可怜(不到10%)。如果你有信用卡的免费旅行保障或基本健康险,根本不需要它。省下这笔,不如投资在旅行体验上。

第三种最烧钱的浪费,当属"返还型人寿险"。保险公司广告打得响:"活着拿回钱,死了有保障!"听起来双赢?大错特错!在20年经验里,我帮无数客户分析过:这种险保费比普通定期寿险贵2-3倍,但"返还"部分其实是你多交的钱,加上微薄利息。比如,一个30岁客户买返还型险,年交3000美元,20年后"返还"6万;但如果买普通定期险,年交1000美元,省下的2万拿去投资,收益轻松翻倍。全球精算报告显示,返还型险的内部回报率仅2-3%,远低于通胀。更坑的是,条款复杂,中途退保损失巨大。真想保障家人,选简单便宜的定期寿险,多余的钱自己理财更明智。

说到底,保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不是给销售员送佣金。这些浪费钱的险种,背后都是营销套路——利用你的恐惧或无知,把简单需求包装成"必需品"。但别灰心,从我多年实战看,避开这些坑很简单:先盘点已有保障(如雇主险或信用卡福利),再找独立顾问比价,重点看条款而非宣传语。记住,好保险像安全带,不该让你勒得喘不过气。省下的钱,投资在健康、教育或应急基金上,才是真保障。下次有人推销这些"神险",笑着摇摇头——你的钱包会感谢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CosmicWhisper

关注0

粉丝0

帖子2008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