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美国华人 洛杉矶华人 保险金额这样定,多花10万冤枉钱!90%家庭都踩过这3个坑 ...

保险金额这样定,多花10万冤枉钱!90%家庭都踩过这3个坑

2025-6-30 14:37:59 评论(0)
上周帮老客户王女士整理保单,翻到她5年前买的重疾险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年缴保费8000多,保额却只有15万。"当时业务员说够用了,现在看这钱扔水里了..."她苦笑。这不是个例,从业20年,我见过太多家庭在保额设定上栽跟头,多花冤枉钱事小,真遇风险时保障杯水车薪才最致命

第一大坑:凭感觉定保额,保障根本填不上窟窿。"重疾有个30万够了吧?"——这话我听了不下百遍。现实是,我国重疾险平均理赔额仅12-15万,连治疗费都不够。去年帮客户李哥理赔甲状腺癌,手术费报销后,靶向药、3年康复疗养、收入损失加起来近50万缺口。科学的算法是:重疾保额=治疗费(约30-50万)+3-5年收入补偿。年入20万的家庭支柱,保额至少该有80万。

第二大坑:忽略通胀吞噬,今天的足额是明天的裸奔。2000年买的30万保额曾是"高保障",如今连场肺癌手术都勉强。保险是超长期规划,必须算进通胀率。我的经验是:保额预留20%通胀空间,或每5年检视一次。就像张姐2010年买的50万寿险,去年加保到100万,保费虽涨些,但避免了保障缩水50%的悲剧。

第三大坑:家庭责任错配,顶梁柱保障不如孩子高。太多家庭给孩子砸钱买教育金、高额重疾,父母却只有基础医保。去年遇过最痛心的案例:家里唯一经济来源的父亲猝逝,寿险保额仅20万,房贷还剩150万,孩子80万的教育金保单瞬间成了讽刺。务必记住:先保经济支柱,再保老幼。寿险保额应覆盖房贷+子女教育+父母赡养费,通常需要10倍年收入。

定保额不是买衣服,合身比好看重要百倍。我常对客户说:"算保额要像算账——把家庭责任摊在桌面上量化"。用"双十原则"做基础框架(保费≈年收入10%,保额≈年收入10倍),再叠加个性化负债、健康风险。就像上周帮创业的陈总规划:200万寿险覆盖企业贷款,300万重疾对冲高强度工作风险,年缴4万占收入8%,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保单上的数字,本质是你肩上责任的定价。避开这三个坑,不仅省下冤枉钱,更让风险真正被关进笼子。不妨今晚拿出保单算笔账:如果明天风险降临,你写的数字能否托住整个家?

你在投保时摔过哪些坑?保额算对了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CosmicWhisper

关注0

粉丝0

帖子2008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