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论坛
其他
充值积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总站
美国
加拿大
新加坡
日本
迪拜
澳洲
泰国
越南
新西兰
马来
意大利
英国
德国
法国
西班牙
服务
租房
招聘
租车
热点Hot
登录
用户名
UID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华人资讯
AI前沿
数字货币
好友
帖子
收藏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腾讯QQ
微信登录
首页
›
北美洲华人
›
美国华人
›
洛杉矶华人
›
保险公司招聘:门槛低、薪资高,是馅饼还是陷阱? ...
收藏
0
0
分享
返回列表
保险公司招聘:门槛低、薪资高,是馅饼还是陷阱?
[ 复制链接 ]
2025-6-30 01:35:40
评论(
0
)
看到铺天盖地的“保险公司急招!无经验要求、月入过万不是梦”的广告,作为一个在保险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老兵,心情真是有点复杂。这场景太熟悉了,仿佛昨天还在和新人促膝长谈。门槛低、薪资高,听起来像天上掉馅饼,但背后到底是黄金大道还是布满荆棘的陷阱?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这事儿。
先说“门槛低”,这点确实不假。大部分保险公司对一线销售岗位(代理人/经纪人)的硬性门槛设置得相对宽松。学历要求往往是大专甚至高中以上即可(当然,部分专业岗位或管理层要求会更高),专业背景通常不限,也不要求必须持有证书才能入职(入职后需考取从业资格证)。这种开放性,给许多渴望转行、寻求机会的人敞开了一扇门。它意味着,只要你有意愿、肯学习、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理论上都有机会踏入这个行业。这本身是保险行业广纳人才、服务社会的一种体现。
再说“薪资高”,这更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点。招聘海报上动辄“上不封顶”、“年薪百万不是梦”的标语,配上光鲜的成功案例,很难不让人心动。保险行业的佣金制度,决定了销售精英的收入确实可以远超普通白领,顶尖高手年入数百万甚至千万的也并非神话。这种基于绩效的薪酬模式,理论上给了勤奋、有能力的人巨大的回报空间,确实存在“高薪”的可能性。
但问题在于,这“可能性”和“普遍性”之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把“可能性”包装成“普遍性”甚至“轻易可得”,就是陷阱开始的地方了。
为什么保险公司会如此“慷慨”地设置“低门槛、高薪资”的招聘策略?核心原因在于行业特性:
这是一个高度依赖人力和持续扩张的行业。
首先,
销售队伍的“大进大出”是常态。
保险销售,尤其是寿险,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考验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销售技巧,更是心态、毅力、抗压能力和持续自我激励的本事。面对拒绝、业绩压力、客户的不理解是家常便饭。极高的淘汰率是这个行业的现实——可能高达70%-80%的新人在前3-6个月就会离开。公司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维持团队的规模和活力。低门槛,保证了“入口”足够大。
其次,
组织发展是核心利益驱动。
这是许多新人甚至没意识到的关键点。保险公司,特别是采用代理人制度的公司,其核心商业模式除了销售保单获取佣金,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利润来源:
组织发展利益(或称“管理利益”)。
简单说,当你(作为增员人)招聘到新人(被增员人)并组建自己的团队后,你不仅可以从自己销售的保单中获利,还能从你的团队成员(以及他们再发展的成员)的销售业绩中获得一定比例的管理津贴、育成津贴等。这意味着,
成功“增员”(招聘)本身,就是一条重要的、甚至可能比个人销售更稳定的收入途径。
公司层面更是如此,庞大的销售队伍是其业务根基。因此,“招聘”对团队长和公司都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招聘广告自然带有强烈的吸引色彩。
那么,“馅饼”如何变成了“陷阱”?陷阱往往隐藏在光鲜宣传的背后:
1.
“高薪”≠“保底”,更不等于“轻松获得”:
海报上的“月入过万”通常是基于最高佣金提成比例和理想业绩下的理论值,或是极少数顶尖高手的收入。对于绝大多数毫无资源、经验的新人来说,前几个月甚至一年收入极不稳定,可能远低于预期,甚至颗粒无收也是常事。很多公司提供的所谓“责任底薪”或“训练津贴”往往与严格的业绩考核挂钩,达不到指标,底薪可能为零。那些宣称“无责任底薪”的,更需要警惕其可持续性和公司的可靠性。
2.
“无经验要求”≠“无能力要求”:
门槛低只是准入,不代表成功门槛低。保险销售需要极强的学习能力(产品、条款、核保、金融知识)、沟通能力、抗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客户开拓能力。公司可能在入职初期提供培训,但能否转化吸收、能否在市场上生存下来,全靠个人。缺乏这些核心能力,低门槛反而成了快速淘汰的加速器。
3.
资源匮乏的起步之痛:
新人最大的困境往往不是产品知识,而是客户从哪里来?没有现成的客户资源(缘故市场有限且易枯竭),开拓陌生市场难度极大。公司或团队承诺的“客户资源支持”、“优质名单”很多时候要么杯水车薪,要么质量堪忧。靠自己“陌拜”或打“骚扰电话”,在当今环境下效率低下且易引发反感。很多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倒在找不到客户的路上。
4.
严苛的考核与无形的压力:
保险公司通常有严格的业绩考核(FYC - 首年佣金)和活动量管理(拜访量、电话量等)。连续几个月不达标,面临的不仅是收入锐减,更是被降级、甚至清退的风险。这种高压环境并非人人都能适应。此外,团队内部的竞争、比较,以及来自主管的业绩追踪,也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5.
“组织发展”的双刃剑:
当团队长过于侧重“增员”带来的管理利益,可能会忽视对新人实质性的销售辅导和客户资源支持。新人可能被当作“人头”和潜在的“下线”,而非真正被培养的销售人才。如果团队文化急功近利,更容易导致新人脱落。
所以,这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答案取决于你,以及你选择如何进入。
想避免掉入陷阱,把“机会”变成真正的“馅饼”,务必擦亮眼睛,问清以下几点:
真实的收入结构?
* 问清楚底薪性质(有无责任?挂钩什么指标?)、佣金比例、各项津贴的获取条件和难度。要求看团队普通成员(而非只是主管或明星)近半年的收入情况。警惕含糊其辞或只谈最高收入的画饼。
具体提供哪些培训和支持?
* 培训是走过场还是系统深入?是否有持续的技能提升和 mentorship(导师辅导)?公司或团队在客户资源开拓上能提供哪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工具(而不是空泛的承诺)?
团队文化和主管风格?
* 这个团队是强调共同成长、互帮互助,还是只盯着业绩和增员?主管是愿意花时间辅导新人,还是只下指标?团队成员的留存率如何?氛围是否积极健康?面试时多观察,多和团队里不同层级的伙伴聊聊。
公司平台与产品竞争力?
* 公司的市场口碑、财务稳健性如何?提供的保险产品线是否丰富且有竞争力?后续服务支持是否到位?好的平台是展业的强大后盾。
审视自身:
* 这是最重要的!你是否真的认同保险的价值?是否具备强大的自驱力、学习力和抗压能力?是否有服务他人的意愿和耐心?你的人脉基础和开拓陌生市场的能力如何?是否做好了至少半年艰苦奋斗、收入不稳定的准备?
写在最后:
保险公司“门槛低、薪资高”的招聘,本身只是一个客观描述的现象。它确实为许多人,尤其是渴望突破、愿意拼搏的人,提供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舞台。在这个行业,我见证了无数普通人通过极致努力和专业服务,实现了财富和个人价值的双重提升。
但它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躺赚的“馅饼”。它的“高薪”只属于那些能熬过初期艰难、持续精进专业、真诚服务客户、并具备强大韧性的长期主义者。对于抱着“轻松赚快钱”心态、不愿付出艰苦努力、缺乏必备素质的人来说,它很可能是一个消耗时间和热情的“陷阱”。
所以,当这样的机会摆在你面前,别急着被“低门槛高薪”冲昏头脑。深呼吸,深入了解,客观评估自身,选择靠谱的平台和团队。记住,在保险行业,
真正的“馅饼”,是用专业、诚信和汗水,一点一滴为自己烙出来的。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脚下确实可以走出黄金路,只要你足够清醒和坚定。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美国华人
英国华人
华人就业
移民留学
芝加哥华人
华人招聘
日本华人
意大利华人
楼主
CosmicWhisper
关注
0
粉丝
0
帖子
2008
提问
+关注
最新动态
养老保险转移:手把手教你线上操作,0跑腿0费用,养老金不断缴!
2025-06-30
孫林裱畫
2025-06-30
“nest529advisor.com 是什么网站?提供哪些投资咨询服务?”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