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個長期關注健康議題的部落客,今天想聊聊Dr Alton Wong的飲食哲學。這位專家在營養領域深耕超過二十年,他的方法融合了東方傳統智慧與西方科學實證,不是那種浮誇的流行減肥法,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改變。記得去年我採訪他時,他笑著說:「健康飲食不是折磨自己,而是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這句話點醒了我,原來我們常被速食文化綁架,忽略身體真正需要的養分。
Dr Wong強調的核心秘訣很簡單:吃天然全食物。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基於他多年臨床觀察。他解釋,加工食品裡的添加物會擾亂腸道菌群,導致慢性發炎。舉個例,他建議每餐盤子裡一半是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像是菠菜、胡蘿蔔或莓果,這些富含抗氧化劑,能對抗自由基損傷。另一半則分給優質蛋白質和全穀物,比如糙米或藜麥。聽起來平凡?但背後有扎實研究支撐,像《營養學期刊》就指出,這種組合能穩定血糖,減少糖尿病風險。
另一個關鍵是「適量原則」。Dr Wong不鼓吹極端節食,反而提倡80/20法則:80%時間吃得乾淨,20%留給小確幸。他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有位患者總在節食後暴食,結果體重反彈更嚴重。後來,Dr Wong教他每週安排一餐「放鬆餐」,像是週五晚上吃塊黑巧克力或家鄉小點,心理壓力減輕了,長期反而瘦下來。這讓我反思,健康不是黑白二分,而是找到平衡點。我自己試過這方法,週末吃塊鳳梨酥時不再罪惡感滿滿,精神反而更飽滿。
實用指南部分,Dr Wong的建議超接地氣。他設計了「十分鐘備餐法」:週末花點時間切好蔬菜、煮一鍋雜糧飯,冷凍起來。平日下班累垮時,隨手炒個蛋或蒸魚,五分鐘就能上桌。他還推薦隨身帶個小水壺,提醒自己多喝水——這招超有用,我現在辦公桌上總擺著檸檬水,不知不覺戒掉含糖飲料。更棒的是,他結合文化元素,比如用中藥材入菜,枸杞燉雞湯或紅棗小米粥,既養生又懷舊。記得他說:「飲食是日常儀式,別讓它變成負擔。」
最後,Dr Wong談到心態調整。健康飲食不是短期目標,而是終身旅程。他鼓勵大家從小事做起,比如先戒掉宵夜或每天多走一千步。我親身實踐半年,不僅體脂降了,連皮膚都變亮。這不是魔術,而是科學與耐心的累積。希望這些分享幫到你,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