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換季整理衣櫃,翻出前年買錯尺寸的蠶絲被,孤零零縮在櫃子角落。這才想起當年興沖沖買了張King Size大床,卻沒搞懂被子尺寸的門道,結果每晚跟老公搶被子搶到差點分房睡。今天就把這些年踩過的坑、做過的功課整理成攻略,讓大家買被子不再花冤枉錢。
真正挑選King Size被子得先破解尺寸迷思。美國標準的King Size是108100英寸(約274254公分),聽起來霸氣吧?但加州居然還有個「加州特大號」更寬敞。英國人玩得更花,分普通King和超級King,後者足足寬了20公分。最絕是澳洲,同樣叫King Size,尺寸卻比美國版短一截。所以別只看商品標籤寫著「King」就下單,拿捲尺量清楚自家床墊實際尺寸最保險。
買被子不是買床單,尺寸得留有餘地。我有個朋友堅持買跟床墊等大的被子,結果每次翻身就漏風。實戰經驗是:被子寬度要比床多出30公分以上,長度則多15公分。像180200公分的標準雙人床,至少得配210230公分的被子。要是睡覺愛翻滾或床上有寵物佔位,乾脆升級到240260公分才夠折騰。
材質厚度直接影響尺寸選擇。去年冬天貪便宜買了化纖冬被,結果蓬得像座山,塞進被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來換成鵝絨被,同樣保暖度厚度少三分之一。薄被可以買稍大尺寸增加垂墜感;厚被子則要精準些,否則被套永遠皺巴巴。特別提醒羽絨被愛好者:尺寸買大不買小,羽絨需要舒展空間才能發揮鎖溫效果。
情侶選被最忌將就。我和先生體感溫度差5度,他蓋羊毛被冒汗時我蓋蠶絲被還在發抖。後來發現「分區控溫被」這種神器,左右填充不同克數羽絨。更省錢的做法是直接買兩床單人被並鋪,冷熱自由調配還不用搶被子。要是臥室空間夠大,乾脆用兩張單人床拼成超大臥榻,各自搭配專屬寢具才是終極解法。
別忽略被套的尺寸陷阱!有次在京都買了標註「King Size」的限量版被套,回家才發現是日本規格,裝進歐規被芯像給相撲選手穿童裝。現在我都帶著被芯尺寸照片逛街,現場用手比劃長寬。懶人訣竅是認準「信封式」設計的被套,多留15公分餘量怎麼塞都服貼。記得檢查洗標是否註明「適用歐規/美規King Size」,這細節能省下無數抓狂時刻。
選被子像選生活夥伴,合不合身只有自己知道。下次站在賣場尺寸表前猶豫時,不妨想想:今晚是想裹著被子當春捲,還是和愛人共享無邊界的溫暖?尺寸數字是死的,睡個好覺才是王道。
看完立刻量了現有被子 發現整整短了30公分 難怪老公總抱怨腳踝漏風
求推薦分區控溫被品牌!男友是火爐我卻手腳冰冷 每晚都在搶被子大戰
原來澳洲king size比較小!難怪上次代購的被子舖不滿床 差點以為買到假貨
被套那段太真實 我家現在有條貴婦被套當裝飾品 根本塞不進任何被芯
請問獨立筒床墊需要特別選被子嗎?剛換床發現舊被子邊緣總是懸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