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初決定申請Linden Hall時,心裡七上八下的,畢竟這所學校在賓州可是出了名的頂尖女子寄宿中學,光是看校園照片就讓人嚮往不已。我當時剛從台灣搬過去,英文還帶點口音,深怕自己不夠格,但那股衝勁推著我往前衝,現在回頭看,那段奮鬥的日子反而成了最珍貴的回憶。
申請攻略這塊,得先從基本材料說起。學校官網上列了一堆要求:成績單、推薦信、個人陳述,還有面試環節。我當時花了整整兩個月準備,成績單要中英文對照的公證版本,推薦信最好找熟悉你的老師或導師寫,內容別太客套,得突出你的個性和潛力。個人陳述是關鍵,我寫了七八稿才滿意,主題圍繞著自己從台灣到美國的文化適應故事,強調了獨立思考和藝術熱情(Linden Hall 超重視藝術項目)。面試那天,我緊張到手心冒汗,但面試官超親切,問的都是生活興趣和未來目標,記得真誠回應就好,別背稿子。最後,申請截止日通常在1月左右,建議提前三個月動工,免得趕死線出錯。
錄取後踏進校園那一刻,感覺像闖進童話世界。校園在賓州鄉間,綠樹環繞的老建築散發著歷史感,宿舍是溫馨的雙人房,室友來自韓國,我們每晚聊到半夜,從K-pop聊到課業壓力。課程上,學校主打小班教學,我的英文文學課才十個人,老師會帶我們在草地上討論莎士比亞,超有啟發。課外活動更精彩,馬術俱樂部是我的最愛,每週騎馬奔馳在田野間,那種自由感忘不了;還有戲劇社,排練《羅密歐與茱麗葉》時,我演茱麗葉,練到喉嚨沙啞,但站在台上聽到掌聲的瞬間,一切辛苦都值了。飲食方面,食堂有亞洲菜選項,但偶爾還是想念台灣小吃,我們幾個華人學生會偷偷煮泡麵解饞。
整體來說,在Linden Hall 的兩年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它不只教會我學術知識,更磨練了獨立和韌性。面對異國文化的衝擊,我學會了擁抱差異;從申請的忐忑到畢業的自信,這段旅程讓我明白,真正的成長往往藏在挑戰背後。如果你也在考慮這條路,別怕起步難,勇敢跨出去,收穫會超乎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