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到万锦市,总忍不住钻进那些街角的茶餐厅,那里藏着最地道的港式烟火气。记得去年冬天,我在First Markham Place附近闲逛,偶然撞进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推门就是扑鼻的菠萝油香气。老板是位老香港移民,一边揉面团一边聊起80年代移民潮如何把茶餐厅文化带到加拿大,他说:“这里卖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乡愁的慰藉。”那种真实感,让我瞬间忘了自己身在异国。
说起推荐,翠华茶餐厅绝对值得一试。它开在Kennedy和Hwy 7的转角,店面不大却总排长队。我最爱他们的招牌菠萝油,外层酥脆得像刚出炉的饼干,内里牛油融化得恰到好处,一口咬下去,甜咸交织的滋味在舌尖跳舞。配上一杯丝袜奶茶,茶香醇厚却不涩,用的是斯里兰卡红茶和香港老方子,每天现拉三次才上桌。价格亲民,一份套餐不过十加币,周末带家人去,孩子们总抢着点蛋挞,那金黄酥皮一碰就碎,蛋浆滑嫩得入口即化。
另一家心头好是金玉满堂,藏在万锦广场二楼,氛围更复古些。墙上贴满老港片海报,播着邓丽君的旧曲,仿佛穿越回90年代的油麻地。他们的干炒牛河是镇店之宝,牛肉片厚实嫩滑,河粉炒得镬气十足,油光闪闪却不腻口。老板坚持用加拿大本地牛肉,说这样才保留港式的粗犷风味。偶尔和茶友闲聊,才知道许多移民第二代从这里学会泡奶茶,把传统融入北美生活,这种文化交融让简单的茶点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如果追求创新,不妨试试新开的茶记工房。它走年轻路线,在Main Street Unionville的文艺区,把港式元素玩出新花样。比如鸳鸯咖啡冻,将经典鸳鸯咖啡做成Q弹布丁,淋上炼奶,苦甜平衡得惊人。主厨是香港米其林出身,常办工作坊教人做虾饺,馅料用安大略湖鲜虾,皮薄透亮,蒸出来晶莹如玉。价格稍高,人均二十加币左右,但那份创意值得偶尔奢侈。万锦的茶餐厅不只喂饱肚子,更成了社区纽带,每次坐下,耳边总飘着粤语、国语和英语的混搭聊天,见证着多元文化的生根发芽。
茶餐厅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完美——嘈杂、拥挤,却充满人情味。下次你来万锦,别只盯着网红店,找个角落小店坐下,点份西多士配冻柠茶,或许能品出移民故事的酸甜。欢迎分享你的私藏好店,一起探索这份跨洋的美味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