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走進四四南村,那股熟悉的牛肉香氣就撲鼻而來,彷彿時間倒流回眷村歲月。記得第一次來是十年前,朋友神秘兮兮地說:「台北牛肉面千千萬,這家才叫真功夫。」那碗熱騰騰的湯麵端上桌,湯頭濃郁得能嚐出牛骨熬煮八小時的層次,肉塊厚實軟嫩,入口即化,配上手工拉麵的彈牙口感,瞬間征服了我這個老饕的味蕾。
四四南村牛肉面不只一碗麵,它是台灣眷村文化的活見證。1949年後,許多老兵從大陸帶來了家鄉味,在台北這片土地生根發芽。老闆老張是第二代傳人,常坐在店角落講古:「咱家牛肉面啊,是阿爸用軍營裡剩的食材創出來的。」湯底堅持用牛大骨、老薑、八角慢燉,不加味精,那股醇厚中帶點微辣的後勁,像在訴說一段漂泊與堅韌的故事。
麵條的講究更顯功力。老張每天凌晨三點開工,手工揉麵、醒麵、拉條,粗細適中,吸飽湯汁卻不爛糊。我曾好奇問他秘訣,他笑說:「手感啦!天氣潮濕就少加水,麵才Q彈。」配菜也毫不馬虎,酸菜自家醃製,脆口解膩;再加一勺辣牛油,香氣竄上腦門,冬天吃一碗,全身暖呼呼的,連心都跟著踏實起來。
台北牛肉面店林立,但四四南村能屹立三十年,靠的是那份人情味與堅持。價格親民,一碗兩百台幣有找,卻吃得到五星級水準。常客多是在地老人,邊吃邊聊當年眷村軼事,年輕人則衝著網路口碑來打卡。我帶過日本朋友來,他驚呼:「這比東京拉麵更震撼!」是啊,美食無國界,但根植土地的滋味才最動人。
若問我為何推它為必吃?不只為美味,更為那份傳承。每次回訪,老張總叮嚀:「趁熱吃啊!」湯涼了,風味就散了,人生不也如此?把握當下的熱情,才不辜負時光。下回你來台北,別錯過這碗承載歷史的牛肉面,它會讓你重新愛上這座城的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