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冬天,我在多倫多郊外凍得發抖,卻被夜空那抹舞動的綠光震懾住。那時我剛搬來這城市,聽朋友說極光偶爾會降臨北緯43度的天空,半信半疑下,我開車衝出市區,沒想到真撞見了這奇幻景象。從此,我成了追光狂熱分子,跑遍安大略省的角落,累積不少血淚教訓。今天,就來聊聊在多倫多這座繁華都市,如何抓住極光魔法的尾巴——不是那些旅遊書的泛泛之談,而是我親身踩坑後的精華分享。
談到追光地點,市區光害太強,根本看不到什麼鬼影。你得往北開,至少一小時車程,找個漆黑無垠的開闊地。Algonquin Provincial Park 是我的首選,距離多倫多約三小時,那裡的星空純淨得像被洗過一樣,湖面倒映極光時,美到讓人忘了呼吸。但別傻傻衝進去露營,冬天零下二十度是家常便飯,建議停在公園入口的 Highway 60 觀景點,車子暖氣開著,隨時能躲回車內。另一個寶藏是 Lake Simcoe 北岸,從多倫多開過去只要四十分鐘,找個像 Sibbald Point 的湖灘,視野遼闊又少人打擾。記得帶上紅光手電筒,避免破壞夜視力,我第一次去時用白光照路,結果被其他觀星者白眼瞪到天亮。
地點選對了,攝影才是重頭戲。極光瞬息萬變,沒準備好相機,只能眼睜睜看它溜走。我用的是 Sony A7III 配廣角鏡頭,f/2.8 光圈是基本門檻,否則拍出來一片模糊。ISO 別亂飆高,1600 到 3200 之間最安全,太高會滿屏噪點,毀了整張照片。快門速度控制在 10 到 20 秒,太短抓不到光帶流動,太長星星會拖尾。三腳架?絕對不能省!我曾經偷懶用手持,結果拍出一團鬼影,懊悔到想砸相機。對了,電池多帶幾顆,低溫下電力掉得飛快,有次我在寒風中換電池,手指凍到差點掰斷。
時間和天氣是關鍵中的關鍵。KP 指數超過 5 時,極光活躍度高,用 Aurora Forecast App 追蹤即時數據,別光靠運氣。冬季十月到三月是黃金期,但避開滿月夜,月光太亮會淹沒極光微光。天氣預報要盯緊,多雲或下雪就別出門了,白跑一趟的滋味我嘗過太多次。安全方面,穿足保暖層,羽絨外套加羊毛內搭是標配,帶熱飲和零食,荒郊野外可沒便利店。最後提醒,極光像個任性情人,不是每次都能遇上,但那份等待的浪漫,正是追光最迷人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