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著傘走過荃灣灰濛的街角,雨點打在運動背包上啪嗒作響。那日原本想去海旁的網球場揮拍,一場驟雨硬是把我趕進了這棟灰藍色建築物——荃灣西約體育館。推開玻璃門的瞬間,空調混著消毒水的氣味撲來,意外開啟我對這座社區體育館的探索。後來才知,這座2009年落成的場館,竟是荃灣區內唯一擁有室內泳池的公共體育設施。
泳池水在頂燈下泛著藍綠色的光,25米的主池旁總有幾條水道被游泳班佔據。記得有次週三晨早七點潛入,水溫微涼卻恰到好處,整排泳道空蕩蕩任我划行。更驚喜是旁邊的訓練池,水深只及腰際,帶小姪女來玩水時,不必時刻緊盯。更衣室裡總飄著淡淡的漂白水味,淋浴間熱水來得夠快,置物櫃要用五元硬幣鎖上,這些細節,手冊上可不會寫。
二樓的羽毛球場最是搶手。某個週末撞見教練帶著學員練球,殺球聲像爆竹在場館裡炸響。後來學乖了,改約平日下午三點,用康體通App卡位,比官網順暢得多。場邊木地板有些地方踩著會發出輕微吱呀聲,反而成了辨識方位的趣味。乒乓球室藏在角落,綠檯面保養得宜,夜間開著白熾燈,光線打在球檯上,像舞台。
健身室在頂層,器械不算頂尖但夠用。啞鈴區的橡膠地墊磨損得最厲害,透露著這裡的高人氣。有回遇見穿著汗衫的老伯,見我猶豫著調配重片,隨口指點兩句粵語,才知他每日準時來推舉。窗外正對荃景圍遊樂場的綠樹,做平板支撐時盯著樹梢晃動,時間過得特別快。
預約是門學問。泳池黃昏時段最難搶,但週二上午常撿到漏;羽毛球場開訂瞬間秒殺,但週四下午常有人臨時取消。記得帶上身份證正本取場,櫃檯職員掃碼時總愛聊兩句天氣。更衣室密碼鎖偶爾鬧脾氣,多數時候是使用者忘了把旋鈕轉到底,喀噠那聲要夠清脆才行。
某個炎夏午後,泳池裡擠滿放暑假的孩子,嬉鬧聲在拱形屋頂下迴盪。我靠在池邊看窗外雲朵飄過,突然懂這座體育館為何總是人聲鼎沸。它不華麗,地磚縫隙還卡著沙粒,但正是這份粗礪的真實,讓運動鞋摩擦地板的聲響、更衣室吹風機的轟鳴、跳水池濺起的水花,交織成荃灣西的日常節奏。當健身室落地窗染上夕陽的橘,總有人停下器械,掏手機拍下這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