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中毒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去年夏天我熬夜赶设计稿,突然弹窗广告像烟花似的炸满屏幕,鼠标指针自己跳起华尔兹。熬了三天的心血连同客户定金一起被勒索病毒吞掉,那一刻真想砸了这台陪了我五年的笔记本。维修店小哥拆开机箱直摇头:\早装个杀软也不至于啊。\
痛定思痛后我成了杀毒软件实验室小白鼠。付费套装试用过七款,免费工具测了十几样,甚至注册了网络安全论坛扒技术贴。结果挺意外——那些不起眼的免费防护工具,配合正确用法竟比某些年费300的套装更靠谱。关键不在于花钱多少,而是懂得组合拳打法。
先说基础防线。微软自带的Defender早不是吴下阿蒙,去年拦截率在AV-TEST测评里干翻三个老牌厂商。但别指望它单打独斗,我在虚拟机里测试钓鱼网站时,它放过了伪装成快递通知的恶意脚本。这时候就需要Malwarebytes免费版补位,每周手动扫描一次,专治各种疑难杂症。这两搭档像咖啡配奶精,分开平平无奇,组合起来香醇提神。
浏览器战场是重灾区。某天我表弟下载破解软件中了挖矿病毒,显卡嗷嗷叫得像要起飞。给他装了uBlock Origin插件后变化立竿见影——广告拦截清单选\EasyPrivacy+反挖矿规则\,再开启HTTPS Everywhere强制加密。现在他电脑待机时风扇安静得像图书馆。
升级防护有个神器常被忽略:沙盒。当年我中招就是手贱点了\校花私密照.rar\。现在用Sandboxie给所有外来文件造个玻璃房子,可疑程序在里面怎么闹腾都伤不到真系统。上周测试某个汉化补丁时,沙盒里瞬间冒出二十几个注册表修改请求,这要直接运行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这道防火墙很多人设错。有次帮邻居阿姨修电脑,发现她防火墙全天候弹窗问\是否允许系统进程联网\。其实Win10防火墙默认规则够用了,真正要调教的是程序权限。用GlassWire监控流量,把那些连塞尔维亚IP的国产输入法、半夜上传数据的看图软件,统统掐断网络权限,比什么流量保镖都管用。
防护再强也架不住人肉漏洞。我至今保持两个习惯:每月备份日给硬盘拍快照;新文件必扫Virustotal。有回客户发来的产品图压缩包,杀软没报警但VT显示三个引擎报毒。你看,机器会打盹,多道验证才稳当。现在三年没重装系统,开机还是18秒,安全感比买保险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