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在多伦多Yonge街的公寓里泡着速食面,手机突然震动。瞄了眼屏幕,是老家银行发来的转账验证码,三秒就弹了出来。这种时刻才真切体会到,一张靠谱的中国电信加拿大卡,对咱们这些在枫叶国漂着的人来说,真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更像是连着一根拽不断的线,另一头死死系在国内那一摊子事上——支付宝、微信银行、家里老人的紧急联系,哪样离得开它? 中国电信的CUniq卡在加拿大,信号覆盖主要靠的是跟Rogers、Bell这些本地巨头的合作。说白了,你用的还是人家的网。好消息是,几大人口中心——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卡尔加里、渥太华这些地方,市区和主要城镇的覆盖是扎扎实实的。我去年开车横穿加东,从多伦多到魁北克城,高速上基本没断过4G,刷个导航、听个国内广播剧稳稳当当。但得给你提个醒,一旦钻到安省北部那些省立公园深处,或者BC省落基山脉某些犄角旮旯,信号格掉下去是常事。这时候就别指望高清视频通话了,提前下好离线地图才是正经。温哥华Richmond Center地下一层美食广场?亲测满格;多伦多Markham First Markham Place停车场角落?照样能收到国内快递小哥的电话。覆盖盲点主要在那些地广人稀的荒野地带。 用这卡,想顺心,得有点小技巧。我吃过亏:刚来时傻乎乎地用默认设置,有段时间收国内短信总延迟,急得跳脚。后来摸出门道了:手动选网是王道!别让手机自己瞎琢磨。进设置里,把“自动选择网络”关掉,手动搜网,优先连Rogers(网络代码302-720),实在不行再试Bell(302-610)。特别是需要立刻收验证码的时候,手动锁Rogers,十有八九秒到。另一个坑是“一卡双号”的国内副号。这功能救急是真救急,但长期待加拿大,建议把国内号的呼叫转移设置好,转到来电提醒或者语音信箱,不然国际漫游费能吓你一跳。还有,网络模式别死磕5G,尤其在信号不咋地的地方。我试过,有时候切成4G甚至3G,收发短信反而更稳当,还省电。手机揣兜里出门前,瞄一眼网络连接状态,成了我的肌肉记忆。 套餐选择得动脑子。中国电信加拿大官网那几档月费套餐,看着大同小异,关键看你用量。像我这种主要靠微信语音、收验证码、偶尔刷刷国内新闻的,选个基础档$19.99的足够,里面含的那点加拿大通话时长基本用不完。但要是国内老人习惯直接打你国内副号,或者你常需要打回国处理事情,就得盯着套餐里包含的“国际通话分钟数”了,加个几块钱选个含更多分钟数的档位,长远看比单次扣费划算太多。流量焦虑党注意:套餐里的高速流量用完了会限速,慢得怀疑人生。应急的法子也有,官网能买小额流量加油包,或者干脆切换成纯本地运营商的流量套餐(双卡手机的优势这时就显出来了)。旅游签或者刚落地短住的,强烈推荐他们的短期旅行套餐,按天算钱,灵活省心。 用了快三年,这卡最无可替代的就是“不断联”。国内银行改个密码、淘宝买个东西、甚至老家街道办突然要个材料,那个+86的副号永远在线,验证码几乎从不缺席。每次回国探亲,飞机一落地浦东,手机自动切回中国电信网络,流量直接用,无缝衔接,这份便利是实打实的。当然,别指望它替代你的加拿大主号——本地朋友聚餐、预约家庭医生、联系孩子学校,老老实实用你的Fido、Rogers主号,本地号码办事方便太多。这张卡,就是你在加拿大生活里,那个专门负责“中国事务”的隐形助手。 手机揣兜里出门了。该收的短信,一条也落不下。 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Q1:为什么有时在加拿大市区收国内短信也有延迟? Q2:从温哥华开车去班夫玩,路上还能用吗? Q3:用国内副号接电话会被收天价漫游费吗? |
在温哥华机场拖着行李等海关时,手机突然弹出天价流量警告短信的窒息感,我至今记得。作为在北美生活多年、每年往返中加四五次的老油条,这些年光是研究怎么躲开漫游费雷区 ...
作为一个生活在美国的海外华人,我经常需要处理国际通讯问题,特别是当家人或朋友在加拿大旅行时使用中国电信的服务。记得去年冬天,我表弟在温哥华度假,他的手机突然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