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落地皮尔逊机场那会儿,手忙脚乱地找运营商柜台,满眼英文套餐看得人头大。手机没本地信号,连叫个网约车都费劲,更别提给家里报平安了。折腾几次才明白,在多伦多这种华人聚集的大都市,选对通信服务真能省下不少麻烦和冤枉钱。这几年用下来,中国电信的海外服务(CTExcel)确实成了我和身边不少华人朋友的首选,它解决的痛点太实在了。 最戳中我的就是资费透明,没那些弯弯绕绕的陷阱。套餐直接从官网就能选中文页面,加币标价清清楚楚。记得刚来时图便宜签了本地运营商一个\”超值套餐\”,结果国际长途和短信额外收费高得离谱,跟国内家人聊个天都心惊胆战。换成中国电信后,套餐直接含了打回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甚至加拿大的大量通话分钟数,甚至还有打向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的额度。最安心的是,套餐内用不完的通话和短信还能自动结转到下个月,不会月底清零。上次家里老人有事,连着打了近一小时国际长途,月底账单出来一看,套餐内分钟数覆盖了,一分钱额外费用都没产生,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网络稳不稳定,在多伦多漫长的冬天和需要随时随地联系的时候太关键了。中国电信用的是本地主流运营商Telus和Bell的优质网络,覆盖和信号强度跟本地大牌没啥区别。市中心高楼林立的地方、地铁站里(虽然多伦多地铁信号覆盖本身是个槽点,但在地面站台和部分线路还行)、甚至开车去尼亚加拉瀑布的路上,基本都能保持通话清晰和稳定的数据连接。特别是用手机流量开热点给笔记本应急处理工作邮件,或者刷国内视频APP,速度足够流畅,很少遇到转圈圈卡住的情况。这点对需要经常移动办公或者喜欢刷国内应用的人来说,体验提升很明显。 对于我们这些英语不算母语,或者家里有老人的移民家庭,中文客服简直是\”救命稻草\”。遇到账单疑问、套餐变更、手机设置问题,甚至只是想查个余额,一个电话就能接通普通话或粤语客服,不用在电话里跟自动语音系统或者带着口音的英语客服\”斗智斗勇\”。营业厅也不少,像万锦、列治文山这些华人聚集区都有点,工作人员清一色中文服务,办业务、买手机、现场解决问题都特别方便。记得有次我手机APN设置不小心弄乱了上不了网,跑去万锦的营业厅,工作人员几分钟就帮我调好了,还耐心教我怎么避免下次再出错。这种无障碍沟通带来的安心感,是其他本地运营商很难提供的。 这个功能对经常往返中加的人来说是刚需。一张卡,一个号码,两边都能用。落地中国,手机自动切换到中国电信的网络,接电话、收短信跟在加拿大一模一样,流量也走套餐内的国际漫游数据包(注意提前开通和确认套餐包含情况),不用手忙脚乱换卡。最方便的是,在国内收加拿大本地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比如登录网银、各种服务认证)畅通无阻,处理紧急事务省心太多。当然,要留意漫游时的具体资费规则,但套餐如果包含了一定的国际漫游数据,短期回国完全够用。 用了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特别懂海外华人的实际需求。资费结构直击国际通话痛点,网络稳定可靠,中文服务彻底消除语言障碍,一卡双号无缝连接两地生活。身边从留学生到老移民,用的人不少,口碑基本都是\”省心\”、\”方便\”、\”沟通无障碍\”。在多伦多这个异乡,能有个通信服务让你感觉跟家的距离没那么遥远,这份踏实感,真不是单纯的价格便宜能换来的。 FAQ |
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华人,我经常需要处理中国电信的业务,无论是帮国内的家人解决宽带问题,还是管理自己的国际账户。每次拨打客服电话,我都希望能快速接通并高效解 ...
在温哥华机场拖着行李等海关时,手机突然弹出天价流量警告短信的窒息感,我至今记得。作为在北美生活多年、每年往返中加四五次的老油条,这些年光是研究怎么躲开漫游费雷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