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美国那几年,每次和国内朋友深夜视频,总听他们抱怨A股像坐过山车。2016年我试探性投了点闲钱进去,结果被震得七荤八素。后来在硅谷认识了一位从上海来的基金经理老陈,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在A股刨食,得学会用锄头而不是钓竿。”十年摸爬滚打,我渐渐明白中国股市的财富密码藏在三层滤网里。 记得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那天,满屏绿色看得人头皮发麻。但老陈却连夜调仓,把重仓股换到光伏和特高压。后来他指着K线图教我:“政策文件里‘有序推进’四个字,抵得过十个技术指标。”去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我提前三个月清仓电池材料股,就因注意到工信部座谈会通稿里措辞的微妙变化。在A股生存,得练就读懂“北京话”的本事——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里藏着的产业地图,比券商研报实在得多。 去年回杭州探亲,表弟兴冲冲给我看他的自选股:全是当下热炒的元宇宙概念。我翻出手机里存着的一张图:2007年、2015年、2020年三轮牛市的领涨股名单。十年后还活着的公司,没一家是靠风口续命的。后来带他去参观海康威视的安防体验馆,玻璃幕墙后穿着工装的技术员正在调试深海摄像机。这种能让港口吞吐量提升17%的硬家伙,才是穿越周期的船票。 前年医药股集体腰斩时,我在波士顿凌晨三点接到老陈电话:“看到集采目录没?那家做心脏支架的,出厂价2800降到700还能赚。”后来我们蹲在Zoom会议室里算了两小时账,发现他们通过智能生产线把良品率提到了98%。三个月后财报验证判断时,账户浮盈刚好够换辆Model Y。在A股掘金,真得带把计算尺——茅台毛利率91%的秘密藏在赤水河畔的窖池湿度里,宁德时代的护城河刻在德国实验室的专利墙上。 最痛的教训发生在2021年。当时重仓的教育股三天蒸发60%,华尔街的量化模型全成了废纸。现在我的持仓清单永远留着15%现金,就像登山包里常备的应急毯。上周某芯片龙头突发利空暴跌,补仓单早就设在前低5%的位置等着。这些年悟出个道理:在政策市里活下来,得学打太极拳——发改委发文件时撤半步,央行放水时进半掌。 去年在旧金山参加投资论坛,高盛那个VP还在用“赌场论”唱衰A股。我给他看了组数据:近五年公募基金年化12.7%,但基民实际收益仅3.8%。差距就在“高买低卖”四个血字上。现在我的交易软件首页贴着张便签:“当你想割肉时,先去看三集《大江大河》。” 投资中国股市常见问题 |
作为一名生活在美国的投资者,我常常在咖啡厅里和朋友聊起全球市场的起伏,尤其是中国股市的动态。它就像一部永不停歇的剧集,充满了戏剧性和机遇。我亲身经历过2008年 ...
飞机轮子触地多伦多皮尔逊机场那刻,手机屏幕右上角熟悉的\中国联通\信号格瞬间跳成了\Rogers\,紧接着弹窗提示:\欢迎来到加拿大!数据漫游已启用。\ 我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