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美国那会儿,在唐人街老茶馆看人下象棋,棋子拍得啪啪响,那股子热闹劲儿让我也迷上了这方寸战场。自己摸索时总输得憋屈,后来跟几位老棋骨学了点门道,才明白象棋入门想快速提升,真不是靠蛮力硬拼,得有点章法。这里头有些技巧,看似简单,坚持下来棋力绝对不一样。 头一件事,别急着去学那些花里胡哨的‘弃马十三招’。新手最该下死功夫的,是把棋盘上的每个子儿怎么走、怎么吃刻进骨子里。特别是‘车’的横冲直撞、‘马’的别扭拐腿(别踩自己人的脚!)、‘炮’的隔山打牛(中间没‘炮架子’它就哑火),还有小‘兵’过河不回头那股子倔劲儿。把这些走法练成本能反应,下棋时脑子才腾得出空想别的。我当初就对着空棋盘,自己跟自己摆子儿走位,枯燥但管用。 下棋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贪吃’。看见对方一个小卒子晃晃悠悠过来,恨不得立马吃掉。结果呢?往往吃了芝麻丢了西瓜,自家大子位置一塌糊涂,被对手逮住机会反将一军。老棋友总念叨‘一车十子寒’,丢个大子基本就悬了。得学会‘忍’,看三步再动手。比如,对方马跳过来,看着挺诱人,但先想想:吃它我的炮会不会暴露?我的老将会不会有危险?旁边是不是藏着对方的车正虎视眈眈?养成这习惯,少输很多冤枉棋。 很多人喜欢一开局就猛攻,其实残局功夫才是涨棋的‘金钥匙’。残局子少,变化相对清晰,特别能练计算力和对棋子特性的理解。比如‘单马擒单士’‘单车破士象全’,这些基础残局定式一定要啃下来。怎么逼对方老将上三楼?怎么‘困毙’?把这些套路吃透,棋感会提升一大截。我在社区中心跟一位老先生学棋,头一个月基本就泡在残局里,磨得人没脾气,但后来下全盘时,优势局能稳稳拿下,劣势局也知道怎么周旋找和棋机会,心里踏实多了。 复盘比多下十盘棋都强!甭管是赢了还是输了,尤其输棋后,别急着点‘再来一局’。沉住气,一步步倒回去看:是哪个关键步子走臭了?当时怎么想的?有没有更好的招?现在很多手机App都能记录棋谱,方便得很。我习惯在输棋后,把谱记下来,晚上泡杯茶对着电脑拆解,有时候能发现对弈时完全没注意的漏洞,这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是实实在在的进步。光闷头下不总结,容易在同一个坑里摔无数次。 想快速提升,光自己琢磨确实慢。现在网上资源太丰富了,YouTube上搜‘Chinese Chess for Beginners’,大把免费教程,从基础走子到经典杀法都有。找几个讲得清晰、风格对胃口的博主跟着学。本地华人社区、象棋俱乐部也多去转转,看高手过招,听他们复盘讲解,比自己闭门造车强百倍。我就在法拉盛的棋社认识了几位棋友,大家水平差不多,定期约着下两盘,互相挑毛病,氛围好进步也快。记住,下棋是脑力活,也是交流的艺术。 FQA: |
在多伦多零下二十度的暴雪天收到从淘宝买的加厚羽绒服那一刻,我对着结满冰霜的包裹又哭又笑。这些年从国内往加拿大倒腾的东西,小到手机壳,大到实木家具,踩过的坑攒起来 ...
周末在布鲁克林公园散步时,总能看到华人老先生们围在石桌旁下象棋,棋子啪嗒落盘的脆响瞬间把我拽回童年。那时爷爷用粗糙的手指教我\马走日象飞田\,如今在海外二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