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帮温哥华的老友往深圳寄了份急件,跑遍了三家快递点才搞清门道。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生活这些年,往国内寄东西踩过的坑能写本手册。加拿大邮政(Canada Post)的红色邮筒看着亲切,但寄国际包裹真要三思——去年圣诞卡走了两个月,生日祝福直接变新年贺词。 华人快递才是跨境主力军。温哥华丽晶广场二楼那家门面不起眼的快递点,老板操着东北口音递给我热茶:\”保健品?走专线清关稳当,别省那点包装费。\”果然,两周后朋友微信发来拆箱视频,五瓶白桦树茸胶囊完好无损。这类专线通常分普货/特货渠道,奶粉保健品走特货虽贵20%但值当。至于DHL、FedEx?文件加急首选,但寄双雪地靴被税了80加币的经历让我肉疼至今。 打包是门玄学。去年寄给外婆的枫糖浆漏液惨案后,我悟出真谛:液体先用保鲜膜缠瓶口三圈,裹气泡膜装密封袋,最后塞进乐扣饭盒填满泡沫粒。易碎品别信\”Fragile\”贴纸,得学温哥华古董店老板的绝招——旧报纸揉团塞紧空隙,晃动时听不到声响才算过关。重要文件?别赌运气,花$2买防水袋,雨季的货机舱门一开全是水汽。 追踪单号只是开始。某次显示\”清关中\”卡了十天,连夜打给快递上海办事处才知缺报关材料。现在养成习惯:上午9点查中国海关网站更新,比快递系统快三小时;包裹进北京互换局立刻让收件人存好身份证复印件。有回寄摄影器材,提前在箱内附中英文物品清单,值$800写$200这种小聪明?海关X光机前现形还得补税罚款。 最稳当的还是\”人肉清关\”——回国朋友行李箱塞两条冰酒,用滑雪袜裹住瓶身,托运行李比快递保险得多。但去年帮人带六罐奶粉被海关开箱的经历提醒我:自用合理数量是红线。真要寄大宗?找温哥华列治文那家带保税仓的物流,虽然每公斤贵$0.5,但整板货走海运拼箱能省30%关税。 跨境邮寄高频问题解答Q:寄保健品被退运怎么办? Q:包裹显示签收但收件人没拿到? Q:如何避免高额关税? |
刚来多伦多那会儿,听邻居聊起他太太乳腺癌的经历,除了心疼,最让我震惊的是那句“幸亏有重疾险撑着,不然房子可能都得卖了治病”。这句话像根刺扎在心里,后来自己研究、 ...
作为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博主,我经常收到读者询问关于加拿大求职的建议,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朋友考虑北上去枫叶国发展。我自己虽然没有在加拿大工作过,但通过帮助过几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