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加拿大最佳银行基金投资指南:比较及选择建议

华人网 2025-7-8 18:17

今天在RBC排队存支票时,前排的苏珊阿姨突然转头问我:\”大卫啊,我RRSP账户里那点钱放着也是放着,听说银行自己出的基金省心,到底哪家强?\” 这问题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说实话,在加拿大活了二十多年,从留学打工到安家立业,我自己的TFSA和RESP里也滚着好几支银行基金。银行基金确实适合怕麻烦的普通人——不用天天盯盘,自动扣款就能参与市场,但坑也不少,今天就用我摔过的跟头换来的经验,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

先泼盆冷水: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你\”的。五大行(RBC, TD, Scotiabank, BMO, CIBC)的基金家族各有所长,关键看你图啥。你是想当甩手掌柜,还是愿意稍微花点心思压低头费?你打算每月投个几百块零钱,还是有一笔积蓄想放进去?风险这玩意儿,你能夜里睡得着觉的程度是多少?琢磨清楚这些,才能从琳琅满目的基金里捞出真金。

RBC的Select系列是我的老相识了。当年第一份正经工作开了RBC账户,理财经理就推荐了Select Balanced Portfolio。它像个\”基金大拼盘\”,里面装着RBC自家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甚至国际基金,自动帮你调配比例(比如平衡型就大约六成股票四成债券)。最大优点是省心——你只管投钱,专业团队帮你调仓再平衡。但方便是有代价的,它的管理费(MER)通常在1.8%-2.2%左右,长期下来这笔抽成真能咬掉好大一块肉。适合完全不想操心、资金量尚可的人。

TD的e-Series指数基金是我现在定投的主力。这简直是为\”抠门精算派\”量身定制的宝藏!它跟踪大盘指数(比如加拿大股市、美国标普500、国际指数或债券),管理费低到惊人(普遍0.3%-0.5%)。在TD Direct Investing账户里就能买,操作和买股票差不多。每月发薪日我设定自动扣款$500,分别流入加拿大指数(e-series Canadian Index)和美国指数(e-series U.S. Index)。十几年复利滚下来,省下的管理费都够带全家去加勒比度两次假了。缺点?你得自己决定买哪几支、按什么比例配,每年最好手动调整一次保持比例,适合愿意花半小时学习基础投资知识的人。

BMO的ETF系列近年异军突起。别被\”ETF\”这词唬住,它在BMO银行账户里买起来和普通基金一样简单。BMO Asset Management Inc. S&P 500 Index ETF这类产品,费用甚至比TD e-Series还低(MER约0.09%),跟踪误差也小。我邻居老约翰去年把Scotia的高费基金转了一部分到这里,一年省下近千加元费用。不过ETF价格实时波动,你下单价和成交价可能差个几毛钱,不适合有\”精确控制癖\”的人,定投长期持有影响不大。

Scotiabank的SP系列指数基金CIBC的指数基金也走低费路线,费用介于TD和BMO ETF之间(MER约0.5%-0.7%)。它们胜在\”完全无脑操作\”——在银行柜台或网银就能像买普通基金一样申购,系统自动处理,对害怕证券账户的中老年投资者特别友好。我岳父的退休账户就用的Scotiabank SP Balanced Index Fund,费用合理,他手机点两下就完成定投,提现也快。

费用!费用!费用!重要事情说三遍。 我吃过血亏:早年不懂,买了支MER 2.3%的\”明星\”银行基金,十年后一算账,它实际收益还不如TD e-Series加拿大指数基金,近四分之一收益被费用吃掉了!记住:1.5% vs 0.3%的MER,三十年后能差出一套房的首付。主动管理型基金(比如RBC Select)宣称能\”跑赢大盘\”,但数据啪啪打脸——加拿大绝大多数主动基金长期都输给指数。除非你有内幕消息(违法!),否则低费指数基金才是老百姓的硬道理。

怎么实操?我常这么建议新移民朋友: 1) 先开通TFSA账户(免税增长啊朋友们!);2) 选TD或BMO开个直接投资账户(Direct Investing);3) 每月发薪日自动转$200-$500;4) 资金分三份:40%买加拿大大盘指数基金(e.g., TDB900),40%买美国大盘指数(e.g., TDB902),20%买债券或国际指数(e.g., TDB911);5) 忍住手痒,别天天看,就当这钱丢了。十年后再打开账户,惊喜能让你笑出声。

FQA: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原作者: 无极 来自: 网络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