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次回国在JFK值机时,隔壁队伍的老夫妇拿着$2000+的单程经济舱票根直摇头吗?我在旁边默默刷开手机,屏幕上是同航班$687的确认邮件。这些年在中美航线摸爬滚打,真金白银砸出的教训攒成了这本\”机票生存手册\”。先说个反常识的结论:旺季未必贵到离谱,关键在于你能否嗅到航空公司的\”放血时刻\”。 去年感恩节后第三天的深夜航班,我咬着咖啡杯刷出过$520的东航直飞上海。诀窍是彻底避开\”节前三天+节后两天\”这个死亡区间。中国春运和国庆同理,试试提前一周出发,或者节后第四天返程,价格能腰斩。有年我特意在除夕夜起飞,机舱空得能打太极,空姐笑着多塞给我三盒哈根达斯——航空公司填不满座位时,人性化服务会意外爆棚。 别被直航绑架了钱包。去年三月从芝加哥飞广州,大韩航空在首尔转机的那班比直飞便宜$400多,还送24小时过境免签。拖着登机箱在明洞吃辣炒年糕时,省下的钱够买五套雪花秀套盒。中东三巨头(阿联酋、卡塔尔、阿提哈德)常甩出$600以下的往返票,迪拜或多哈转机能洗个免费热水澡,比在拥挤经济舱干熬十几小时舒坦多了。 里程积分是张暗网。我抽屉里常年备着三张卡:Chase Sapphire Preferred撸餐馆超市积分,Citi AAdvantage绑定美航里程,Amex Gold专攻国际航线。去年用55,000点换的国泰航空香港商务舱,现金价够买三张经济舱票。更骚的操作是注册日航JAL Mileage Bank,他们兑换中美经济舱只要35,000点,比美国航司良心太多。 比价网站要当猎犬用。Skyscanner的整月视图能揪出价格洼地,Google Flights的追踪功能比亲妈还操心——有次半夜弹窗提醒香港航空放出$458特价,睡衣都没换直接下单。但切记最后跳转到官网付款!去年朋友在第三方平台买的票,航变时改签电话打到耳鸣,我在官网买的同航班,APP里五分钟自助搞定。 行李战略才是终极杀招。去年带父母回国,三人机票总价$2100,但单独买行李额要$900。反手预订卡塔尔航空学生票,人均两件23kg托运行李直接包邮到家。更绝的是订海南航空经重庆中转的票,第二段国内航程用$50买额外行李额,比国际段加购便宜三分之二。登机箱里永远塞着折叠行李袋,回程血拼时它就是你的救命稻草。 FAQ |
在台北找短租套房这事儿,我算是有点心得了。刚来台北那会儿也犯怵,酒店贵不说,住久了真像活在盒子里。后来发现短租套房才是解药,尤其待上几周或一两个月,那感觉就像在 ...
在卡尔加里折腾了小半年短租,从市中心公寓到郊区独栋都睡过,算是把这里头的门道摸清了。这地方旺季淡季差价能吓死人,牛仔节那会儿市中心一个破单间敢叫价$300一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