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给老家寄保健品,赶上加拿大邮政罢工,包裹卡在温哥华整整三周。老妈电话里小心翼翼问\”是不是路上丢了\”那语气,听得我恨不得自己游过太平洋把箱子扛回去。在多伦多这十几年,寄中国的包裹踩过的坑能写本血泪史,直到这两年才算摸出门道——想又快又稳把枫糖浆和冰酒送进山东姥姥家厨房,真不是随便贴张邮票的事。 速度这玩意儿分三六九等。要是公司文件明天必须出现在上海会议室,FedEx或DHL的优先级服务确实能三天直达,但那份账单能让你倒抽凉气——上次寄份合同花了$98加币。普通包裹走专线小包才是王道,像加中快递的\”经济飞\”线路,周一下午在万锦门店交件,下周二我妈就在青岛拆箱了,全程七天扛住暴风雪考验。秘诀在他们用香港清关转内地顺丰,比直飞大陆少折腾两天海关。 可靠性更得看细节。我有次贪便宜找了唐人街某小广告的\”特惠专线\”,结果两罐西洋参在郑州海关蒸发了,连个泡都没冒。现在固定用枫华快递,进门先看他们仓库监控屏——满墙实时画面盯着操作台,打包大姐给易碎品裹气泡膜的手法比我包粽子还细致。重点查三点:是否提供带公司LOGO的运单(野鸡公司常用手写单)、有没有预缴关税服务(省得收件人被海关电话吓到)、能不能官网实时追踪(看到\”已到达广州互换局\”才睡得着)。 价格战水最深。标榜\”$2.5/磅\”的肯定有猫腻,不是算体积重时暗中加价,就是到国内才收燃油附加费。真正划算的要像\”加航快运\”那种公开计价器:输入长宽高和重量立刻跳数字,寄双雪地靴运费$32加币含税。大件家具走海运拼箱更聪明,去年运了张二手婴儿床回国,找物流公司并了三个客户的货共享集装箱,总价摊下来比单独发省了六十多刀。 上周在列治文山门店寄奶粉时,新来的东北大姐边封箱边传授秘籍:\”衣服全抽真空省体积,保健品拆盒留说明书,别用原厂胶带——海关最爱查崭新未开封的。\” 她利索地给六罐雅培贴上\”个人自用\”黄标,电子报关单上手写\”婴儿食品\”。出门时瞥见墙角堆着发往沈阳的冰球装备,冰刀鞋用PVC管裹得像个导弹,顿时觉得这$8服务费花得值。 寄件血泪换来的快问快答找对渠道后,现在每月往浙江寄儿童绘本成了固定日程。当微信传来小侄子撕开包裹的视频尖叫,比看枫叶季的彩虹还治愈。快递箱里飘洋过海的何止物件,是扎在加拿大雪堆里却永远朝向东方生长的根须。 |
上周在唐人街买完保健品,想寄回北京给爸妈,站在街角翻了半小时手机,各家快递公司广告看得眼花缭乱。价格差得离谱,有的承诺三天到,有的说两周也不算慢。在多伦多住了快 ...
还记得那年八月拖着两个行李箱站在Bloor街拐角,暑气蒸得沥青路面发软,手里攥着刚打印的租房清单在风里哗啦响。多大主校区那些维多利亚式教学楼在身后耸立着,而我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