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落地温哥华那会儿,拖着两个大行李箱站在YVR机场外抽烟,冷风一吹才突然意识到:酒店只订了三晚,接下来一个月住哪儿完全没着落。五年过去了,现在帮新来的朋友找短租房已成家常便饭,这座城市的临时住宿门道,算是摸得门儿清。 温哥华短租市场藏着不少隐形福利。去年帮国内来的陈工找房,他公司外派三个月,住酒店预算根本兜不住。最后在Kitsilano老街区找到个后巷屋(Laneway House),独立厨卫带小院,月租比同区酒店省了四千加币。房东是退休教授,院子里还种着可随意采摘的蓝莓——这种本地人自营的短租,往往在Craigslist或本地华人论坛里才淘得到,比平台中介价实在得多。 季节差价能玩出花来。二月在耶鲁镇看过一套高层公寓短租,海景一房一厅喊价3200加币/月;等六月陪朋友再去问,同户型直接飙到5800。后来发现规律:学生暑假回国潮(5-8月)和圣诞滑雪季(12-2月)是两大高价雷区。真赶上了也别慌,试试列治文三号路附近的独立屋分租,华人房东常按天计价,带厨房的套间日均不到80加币,还能蹭顿家常早餐。 安全红线得自己划。前年有留学生图便宜租了东Hastings街的短租,半夜被瘾君子拍门吓得报警。建议盯准这三个安全标签:West End社区巡逻密度高,凌晨两点遛狗都安心;UBC校内短租公寓要押金但丢件必赔;本拿比Metrotower附近的公寓楼多有24小时门禁。看房时多问句“这栋楼监控摄像头覆盖到电梯吗?”房东的微表情比合同更诚实。 合同里的猫腻能写本书。见过最坑的是所谓“清洁周转费”,退房时被扣了半个月租金说是深度保洁。现在都教朋友在签约时手机拍下两个细节:房屋现状视频(尤其检查窗帘轨道和踢脚线),以及用红笔圈出附加条款里所有带“fee”的单词。温哥华租房法规其实偏向租客,提前七天书面通知就能合法解约短租协议,别被某些房东唬住。 最近迷上社区资源挖掘。Main街的Tool Library能免费借吸尘器,租期长的还能申请社区中心洗衣卡,比投币省一半。上周帮刚登陆的小夫妻在Mount Pleasant租到艺术家阁楼,房东直接给了蔬果合作社的会员号——每周拎着帆布袋去领10加币的丑蔬果包,省下的钱够在Granville Island喝三杯手冲咖啡。 温哥华短租常见三问 |
溫哥華租屋指南:省錢找房熱門區域攻略 在溫哥華找房子,坦白說,沒被租金嚇過都不算真正體驗過這座城市。那價格,常常讓人倒抽一口涼氣,尤其在市中心或是熱門的西區,隨 ...
嘿,大家好!我是Alex,一个在美国西雅图生活了十多年的旅行达人,平时最爱探索北美各地的美景。最近,我偶然在加拿大航空的官网刷到一个爆炸性优惠——温哥华机票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