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类哪个更健康?答茶友问: 声明:我不卖茶,只品茶,愤世嫉俗者,请口下留情! 昨天,一位茶友问我,他很困惑选什么茶更健康,以前天天上班顾不得喝茶,现在退休了,想喝点对身体有益的茶打发时间,但是六大茶类那么多茶,究竟选哪一种很纠结,听说绿茶不发酵,制作工序最简单,是不是最健康,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这个问题要综合分析六大茶类,以及你的身体状况才能得出结论。六大茶类全部有国家标准,只要生产标准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的,能够通过食品安全认证,无论是六大茶类的哪一种都是健康的,只是制作工艺不同罢了,并不存在哪一类更健康。但是否适合你饮用,还要看你自己的体质和饮茶习惯要求。下面我将六大茶类(怎样根据自身体质属性、季节和茶性选择茶叶,我前面有文章介绍,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做个判断,看看饮用什么茶。 一、绿茶类:性微寒,味苦,甘。 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出现于西周时代。 1、制作工艺:可分为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不同的绿茶可能制作工艺上有差别,这里只取共同点),杀青是关键,使酶的活性钝化,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但由于酶已经钝化,产生作用的主要是热力,在热力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制成绿茶。 杀青:通过高温,破坏酶的特性,抑制多酚类物质氧化,防止茶鲜叶变红。同时,在热力的作用下,降低鲜叶水分,使鲜叶变软柔韧,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绿茶香凸显。杀青工艺有根据需要的绿茶不同而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等不同杀青工艺。杀青工艺的不同,制作出的绿茶口感和香气,以及外形也不尽相同,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 揉捻:主要作用就是塑造绿茶的外形。在外力作用下,将茶叶叶片破坏,揉搓成条索,期间,茶汁外溢,凝结于茶叶表面,有助于口感和香气的增加,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根据温度可分为冷揉和热揉,冷揉就是将经过摊凉降温的茶叶进行揉捻定型,热揉就是将未经过摊凉降温的茶叶进行揉捻定型,一般嫩叶冷揉,老叶热揉。 干燥:主要作用就是增香、定型、去水分。主要分为三种干燥方式:烘干、炒干、晒干。 2、茶叶特性:清汤绿叶,较多的保持了鲜茶叶的内含物质,为不发酵茶。 3、我喜欢喝的绿茶:英山云雾茶、洞庭碧螺春、峨眉雪芽、兰馨雀舌、都匀毛尖、普洱生茶、安吉白茶、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等。 二、红茶类:性温,味浓,香。 红茶最早出现于明朝武夷山,正山小种。 1、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不同的红茶制作工艺可能略有不同,这里只取共同点: 萎凋:室内加温萎凋和户外阳光萎凋,使茶鲜叶失去光泽,叶片柔韧,叶脉清晰透明状。 揉捻:使茶鲜叶茶汁外溢,反卷成索。(以前用双脚,现在不用担心脚臭,都用揉捻机了) 发酵:红茶的发酵其实应该说是微生物生长繁殖、酶促反应和氧化反应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在酶的促进作用下产生的氧化反应,使红茶由绿转红,红茶香气形成。 干燥:一般分为初焙、复焙,初焙主要是将茶叶中的十分去除掉,一般都是一次干燥法,不翻茶叶,以免造成内湿外干,焙至需要的干度,手捻成粉即可。但由于茶叶极易吸收水分,所以在出厂前放置时间长了还需要复焙,再次去除水分,以免影响茶叶品质。 2、茶叶特性:外观红色,汤色红亮,香气浓郁甜香,醇厚回甘,为全发酵茶。 3、我喜欢喝的红茶: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川红、闽红等等。 三、黄茶:性寒,香纯。 黄茶相传最早出现于唐朝,但定义上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寿州黄茶、蒙顶黄芽。 1、制作工艺:主要就是一个闷黄的过程,来实现黄汤黄叶,主要流程: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同茶可能需要揉捻,也可能不需要揉捻)。 杀青:主要就是破坏酶的活性,减少水分,散发青草香。 闷黄:这是黄茶的主要工艺,根据成茶需求不同工序稍有不同,一般有杀青后即闷黄,有毛火后闷黄,有闷黄和炒制交替,方法不要,殊途同归,都是利用湿热完成闷黄。 干燥:一般分几次才能将干燥完成,因为其需要干燥时控制较低的温度。 揉捻:并不是必要工序,有的揉几下,如黄大茶。有的不用揉,如君山银针。 2、茶叶特性:黄汤黄叶,滋味甘醇清爽,香气纯正,为轻发酵茶。 3、我喜欢的黄茶: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黄大茶等等。 四、黑茶:性温,质厚。 黑茶最早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交易,如四川黑茶。 1、制作工艺:主要分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不同黑茶有自己独特的工艺要求,这里只取共同点: 杀青:使茶叶变软并有茶汁渗出,色泽变暗,青草气消除,茶香初显即可。 揉捻:一般分为初揉和复揉,初揉要轻压、短时、慢揉,揉出条索或褶皱即可。复揉就是在渥堆后再揉捻,压力要更小,时间要更短。 渥堆:只有黑茶才有这道工序,将初揉后的茶叶堆积在一起12-24小时,茶堆出现水煮,叶色黄褐色,出现酒糟或酸辣气味时渥堆完毕。 干燥:采用松柴旺火烘焙,会出现油黑色和松烟香味。传统工艺采用的是自然凉至干燥,黑砖就是自然干燥。 紧压:紧压就是将渥堆后的茶叶按照需求的形状进行压制,如砖茶、饼茶、沱茶等。 2、茶叶特性:黑色或黑褐色,醇厚,香气多而特殊,部分黑茶相传越陈越香,为后发酵茶。 3、我喜欢的黑茶:四川黑茶、普洱熟茶、六堡茶等。 五、白茶:性凉,清淡。 白茶最早出现于茶圣陆羽《茶经》一书,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1、制作工艺:主要流程是萎凋、堆养、干燥等,不同白茶有其独特工艺,这里只取共同点: 萎凋:将茶鲜叶自然摊放,称为摊青。摊青后,可选择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加温萎凋等方式进行萎凋。 堆养:又称养茶,相当于白茶的后熟阶段,主要是改善茶叶的涩味和青味,形成白茶的独特品质。 干燥:分为初烘、摊凉、复烘,已达到茶叶干燥的目的。 2、茶叶特性:绿妆素裹,滋味鲜醇,叶底匀嫩,为微发酵茶。 3、我喜欢喝的白茶:白毫银针、贡眉、寿眉等。 六、青茶(乌龙茶):性中正,不寒不温。 最早清雍正三年出现于福建安溪。又一说是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的福建凤凰山。 1、制作工艺:主要工艺有萎凋、做青、揉捻、干燥等,不同茶叶又有自己的独特工艺,这里只取共同点: 萎凋: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加温萎凋三种萎凋方式,萎凋后,鲜叶变软、光泽暗淡,茶香初显。 做青:这是乌龙茶独有的主要环节,分为机械做青和手工做青。使茶叶的边缘适度损伤,茶多酚适度氧化,将茶叶的内含物质向叶中转移,及时茶叶水分流失也不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揉捻:主要是将茶叶揉捻初一个好看的外形,如条索状、颗粒状、方形等。 干燥:固定茶叶外形,去除水分。主要分毛火和足火两种,使茶叶苦涩物质大大减少,滋味更加醇厚,蜜香凸显。 2、茶叶特点:滋味浓醇,香气令人沉醉,为半发酵茶。 3、我喜欢喝的青茶: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东方美人等。 六大茶类,滋味各不同,茶性也不同,可根据自己的口感喜好、身体状况和茶性选择不同的茶类。最重要的是并不存在那种茶类更健康,而是同等地位,可放心选择。不同的是茶生产者或茶经营者是否有良心。 |
胃镜检查是一种消化科常用的内镜检查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可以了解我们胃部和十二指肠的内部情况,明确胃部疾病的诊断。1、检查前的准备:• 饮食准备:不管是无痛胃镜还 ...
早啊朋友,希望你的今天超棒!太阳笑眯眯的,到处都是活力满满呢愿你每天都能碰到惊喜,得到特别的待遇,独一无二的幸运一直跟着你,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这样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