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血液透析常见误区解析与正知引导

华人网 2024-12-3 13:57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目前重要的、有效的且是世界上公认的治疗手段,但不少人对血液透析知识的认知有误区!这种错误认知对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下面就来聊一聊这些认知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一透析就成“废人”了,什么都不能做了!

很多人认为一旦开始透析,就只能卧床不动,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实际上,规律透析且没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完全可以进行适当的工作与日常活动。像散步、慢跑、简单家务等都是可以的,也能重返工作岗位。我们科室的病人他们透析之余,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有种地的农民,有经商的老板,有工作的公务员,有打工者……他们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仍然可以去赚钱,仍然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职责。

误区二,透析会成瘾,就像吸大烟一样,透上了就摆脱不了了

这是一种错误观念。透析是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体内毒素与多余水分,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不会成瘾。当肾脏功能无法满足身体代谢需求时,透析可以延续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缓解肾衰竭症状,避免严重并发症,透析是维持人体器官功能正常运行的一种保障。像吃饭一样,吃了还会饿,饿了还需要吃。但是能说吃饭也会上瘾吗?还有一部分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过透析治疗度过危险期,肾功能可以恢复,临床治愈,他们可以摆脱透析治疗。“透析会成瘾,就像吸大烟一样,透上了就摆脱不了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误区三,血液透析后尿量会越来越少

血液透析是排除体内的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医生说,每次少涨水,少量的脱水是对肾功能和尿量最好的保护。如果不控制饮食,大量涨水,而且每次要求脱水量特别多,这样的话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引起尿量的减少。所以医生会反复的告知患者少涨水,少脱水,这也是保护心功能和肾功能的一项措施。有些患者透析后尿量逐渐减少,一和肾病本身疾病发展有关系,再者和大量涨水、大量脱水相关。而“血液透析后尿量会越来越少”这种说法也是不确切的。

误区四,不让多喝水,我就多喝几碗汤

医生建议,透析患者少喝水,每日饮水量,一般为前一日尿量加上 500 毫升,要低盐食物,减少口渴感。有病人说,“我不喝水,水,我控制的可好,我渴了就喝几碗汤。”这是错误的认识,医生交代的水包括饮料、汤、输液的液体、水果所含有的水分等,这些东西统称为“水”。医生要求限制的饮水,包括这些所有的东西。所以不让多喝“水”,也不让多喝汤,不让多喝所有液体的东西。

误区五,不涨水就不用透析了。

有些病人尿量还有,但肌酐已经很高了,但他认为:“我还有尿,我就不用透析了。透析不脱水,这不是浪费时间嘛。”这样的认知也是错误的,透析不脱水,但是可以脱毒素,可以把体内代谢的废物清除,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才能保持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所以即使是不涨水,肌酐高了也需要透析治疗。

我们应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走出认知误区,以更好的心态和方式接受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原作者: 小su 来自: 其他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