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警惕!继‘飞利普’后,这5个品牌也悄然推出吊牌产品”

华人网 2024-12-3 02:10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快看张同学

我们一般在选择购买商品时,是否也曾因为“名牌”的保证而感到放心。

特别是那些经典品牌,它们的品质和信誉早已让我们信赖。

然而,你却不知道很多时候你拿到手的商品并非原厂生产?

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将自己的商标授权给其他厂商加工制造。

那么, 这为何会将自己的品牌授权给别人?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利益关系?

品牌授权模式

“卖吊牌”这种商业模式其实挺简单。

取材网络

品牌方将自己的商标使用权授权给其他厂商,厂商支付一定的费用后,就可以在生产的产品上贴上品牌的标签进行销售。

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品牌的“空心化”,市面上泛滥的“品牌”商品。

真实的生产者可能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甚至可能是成本更低的海外代工厂。

品牌商坐享其成,而消费者则在品牌的烟雾弹中迷失方向。

南极人一年光靠吊牌授权就能赚到12多亿元,远超生产产品带来的利润。

取材网络

对于品牌方来说,这无疑是一条轻松赚钱的捷径。

转型成一个多元化的吊牌销售商,开辟了新的利润来源,授权费远比管理生产线来得轻松,利润也更高。

授权模式还能帮品牌快速打入市场,减少经营风险。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品牌方可以通过授权模式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而无需承担生产和销售的压力。

取材网络

曾经,品牌授权意味着品质保证,授权厂商需要严格遵守品牌方的质量标准。

但如今,一些品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放松了对授权厂商的监管。

导致市场上贴牌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羊绒变羊毛”的乱象。

曾经以质量为荣的品牌,现在似乎更愿意在任何东西上印上自己的名字,从电饭煲到皮鞋,无所不包,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取材网络

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品牌的商业模式,更是对消费市场的一次深刻洗礼。

南极人,一步步地从制造业的巨人,转变为零售市场的玩家,这是一场成功的商业变革,但也是一场对消费者信任的考验。

不同行业中的授权乱象

品牌授权模式的乱象,在不同行业中都有体现。

在家电行业,飞利浦和荣事达是两个典型的案例。

飞利浦这个曾经的家电大牌,现在主要靠品牌授权来维持在家电市场的存在感。

取材网络

荣事达也走上了类似的路,自己生产的比例降到16.49%,其他产品都是找授权的厂家代工的。

2020年,荣事达的一些冷藏柜和电暖毯在市场抽检中被发现质量问题,这让不少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信任度下降了。

同类产品的价格因为不同的厂家授权会有很大差别,有时还会出现低价低质的产品,扰乱市场秩序。

取材网络

消费者很难区分荣事达产品的真正来源,这让荣事达的品牌形象越来越模糊。

从一个经典的国产品牌变成了随处可见的贴牌产品。

在服装行业,浪莎和花花公子也深受授权模式之苦。

浪莎曾经是丝袜行业的龙头,但现在它的销量主要靠贴牌产品支撑,占比超过83%。

取材网络

贴牌厂商在生产过程中追求低成本,往往忽略了产品的质量控制,导致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可能与品牌最初的高质量标准相差甚远。

花花公子在中国市场的授权经营更是混乱不堪,和很多公司合作授权,这让国内的消费者在买花花公子产品时,很难分清真假。

频繁更换经销商也让花花公子在国内频频遇到侵权问题。

2017年,花花公子因为商标许可的问题,跟中国的两家公司打起了官司。

取材网络

即使花花公子打算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通过成立合资公司“花花公子中国”来重振品牌服装业务。

专注于线上和线下零售战略、产品设计和分类及品牌营销策略。

但长久以来授权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本土化运营动作的迟缓,都使得花花公子重塑品牌形象的道路充满挑战。

取材网络

在酒水行业,西凤酒和杜康酒的案例同样引人深思。

西凤酒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但由于品牌授权问题,市场上的贴牌产品价格相差很大,质量也参差不齐,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

此外,西凤酒旗下的国花瓷品牌邀请颇具争议的网红司马南进行营销活动,更是在互联网引发大量负面评论,进一步损害了品牌形象。

取材网络

消费者信任危机

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往往冲着品牌的名气和口碑,但贴牌产品的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花了大价钱,买到的却是质量远不如预期的商品,这种落差感无疑会损害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取材网络

浪莎贴牌丝袜耐用性和舒适性远不及原厂产品,花花公子产品在电商平台售价低至几百元,失去高端形象,质量参差不齐……

这些都加剧了消费者的不信任感。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觉得,以前被认为是高品质标志的品牌,现在可能只是个空壳子。

取材网络

面对品牌信任危机,消费者其实有很多应对的办法。

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成为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关注产品的细节,以及商标的精确度。

深入了解品牌的历史和工艺,这样的知识不仅能帮助辨别真伪,还能增加对品牌真实价值的理解。

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和消费者评论平台,分享购买经验和产品评价,帮助他人做出更好的选择,同时也对品牌构成一定的监督作用。

取材网络

一些品牌利用市场监管的漏洞,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只有加强市场监管,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贴牌产品的质量问题,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品牌授权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品牌快速扩张市场,但也可能损害品牌声誉和消费者信任。

要想品牌长期发展,关键得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未来的市场环境需要企业、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齐心协力,打造一个更公平、值得信赖的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让品牌授权模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市场注入活力,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

参考信源

国际金融报2024年9月25日——牵手司马南惹祸!西凤酒再遭贴牌反噬

界面新闻2023年1月19日——花花公子想在兔年重振中国市场,可兔头商标早就被滥授权搞坏了

红星新闻2023年1月7日——郞朗代言风波背后,老牌内衣品牌浪莎想挽回颓势

界面新闻2024年4月22日——南极人不想再靠“卖吊牌”活下去,但这不容易实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原作者: 小su 来自: 互联网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