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网北京9月19日电 据新西兰乡音网报道,随着新西兰中文周的回归,数位新西兰华侨华人讲述了他们与家乡语言的故事。 “想在YouTube上传台山话视频” 新西兰前种族关系专员廖振明的父亲是为了躲避日本侵华战争而去到新西兰避难的。他称台山话是他父亲的母语,而他的母亲会说广东话和台山话。已经年过七旬的廖振明说,吉斯本的大部分华人都来自台山。 直到20世纪80年代,台山话在新西兰一直是仅次于广东话的第二大中文语言。 “但现在,很少听到有人说台山话了。把台山话带过来的那一代人都去世了。”廖振明说。 “我们的父母自然而然地讲台山话,因为他们不懂其他语言。”廖振明试着教孩子们台山话,但孩子们没有学会。 “台山话的消失速度非常快,因为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会说台山话。”廖振明主张记住这种语言,他想在YouTube上传一系列关于台山话日常单词和短语的视频,以帮助保存这种珍贵的语言。 “很自豪身体里流淌着蒙古族的血液” 韩冰峰(1960年代生人)在一张纸上煞费苦心地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他称自从2001年从内蒙古移居新西兰以来,除了护照上的名字,他就再也没有用过这个名字。 他上一次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还是“大概20年前”。 韩冰峰的父亲是蒙古族人,但他是在普通话环境中长大的,普通话是韩冰峰现在所说的语言。 韩冰峰称,在新西兰,他不认识任何会说蒙古语的人,“年轻人不再说蒙古语了”。 不过,他表示,自己很自豪,也很兴奋,“因为我的身体里还流淌着蒙古族的血液。”他说,内蒙古的蒙古语学校、蒙古语媒体和双语文化很好地保护了蒙古语。 “我说粤语我自豪” 对1970年代出生的甄爵恩而言,尽管在新西兰使用粤语的机会有限,但他仍为自己的粤语感到自豪。 甄爵恩说:“我是幸运的那1.5代人,因为我的很多同龄人都不会说粤语,而我在家里被鼓励说粤语。” 他3岁时从香港搬到惠灵顿,他们是附近唯一的华人家庭,在家里只说粤语。11岁时,甄爵恩在学校认识了一个会说自己语言的朋友,但他总觉得不好意思开口。 “我的曾叔父在20世纪50年代来过这里。他讲述过,孩子们因为他们是中国人而向他们扔石头的故事,但那只是20世纪50年代的惠灵顿,(而不是现在)。”(完) |
华人网泉州9月18日电 (吴冠标)18日,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福建丰泽营在著名侨乡泉州举办,来自澳大利亚的28位华侨华人青少年和5位领队老师走进这座世遗之城,近距离领略古城的非遗魅力与世遗风采。 18 ...
华人网北京9月19日电 题:宋韵新“声”迎亚运 旅欧作曲家谱写家乡情 华人网记者 金旭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即将举办,我想写一首歌为家乡送上一份‘贺礼’,也让各国运动员和民众认识、了解、爱上这座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