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马来西亚学者“两段回想”话东盟中国关系 中新社吉隆坡8月9日电 题:马来西亚学者“两段回想”话东盟中国关系 中新社记者 陈悦 在马来西亚著逻辑学者、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等研究员胡逸山成长记忆中,有两件“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让他特别难以忘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的产品在马来西亚甚至全部东盟市场都还比较少见,但中国临盆的罐头和调料等食物却在胡逸山童年、少年时代留下深刻的“舌尖”记忆。 “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和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作为国际关系研究者,胡逸山说,从倡议提出之始,他就高度存眷,并坚信这一倡议将开启东盟和中国合作的新阶段,给东盟地区成长带来新的机会。 即使在三十多年后,胡逸山依然能精确说出母亲昔时常用的酱油品牌——“珠江桥牌”酱油,以及酱油瓶上所标识的出口商“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 他笑言,就是这一款小小的酱油,让身为华人的他除了在教材上学到的长江、黄河以外,知道了中国还有一条珠江。 上世纪九十年代,胡逸山赴美肄业,并先后在多个国际组织工作,经常须要跨洋飞翔,往返于马来西亚和美国之间。于是,他特意在马来西亚买了一个拉杆观光箱,一看标识,上面标的恰是“Made in China”,“产品的优质耐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陪伴了我很多次路程”。“这么多年来,我换了一个又一个观光箱,无一例外都是‘Made in China’。”胡逸山说,见微知著,当时的马来西亚甚至全部东盟地区,“Made in China”已到处可见。 在胡逸山看来,两件产品正表现中国改革开放,慢慢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另一方面,这也表现了东盟和中国关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飞速成长的新阶段。 他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东盟和中国关系处于互相熟悉、互相懂得的阶段,两边关系以当局主导推动为主,平易近间交换还在慢慢成长中,“即使是一般华人,对本籍国的懂得也不是特别充分”。 从那时开端,跟着东盟国度全部与中国建交,加上中国进一步加大年夜改革开放力度,东盟和中国的关系开端进入周全成长阶段,平易近间交换、经济交换日趋活泼。胡逸山说,东南亚企业从中国改革开放中获得巨大年夜商机,而价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产品也大年夜大年夜丰富了东南亚通俗平易近众的生活。 “事实证实,‘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东盟和中国的关系进入全新成长阶段。”胡逸山说,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平易近心相通”,必将促进东盟和中国互相周全懂得、熟悉,为东盟中国关系在已有的高程度上更上一层楼,打下坚实的基本。(完) |
庆贺中美建交四十周年暨留华卒业生重聚活动在旧金山举办 中新社旧金山8月9日电 (记者 刘关关)庆贺中美建交四十周年暨留华卒业生重聚活动于本地时光8日在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官邸举办,曾在不合年代赴中国留学 ...
中国交际部副部长罗照辉:国人脚步走到哪里,领事保护就跟到哪里 中新社北京8月9日电 (黄钰钦)中国交际部副部长罗照辉9日在北京表示,以人平易近为中间是新时代领事交际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事关人平易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