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蝗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可能性极小 专家表示仍须警惕 本报北京2月18日电(记者杨舒)近期非洲暴发沙漠蝗灾,并有向亚洲蔓延趋势,其是否会对我国产生影响成为许多公众关注的问题。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地形原因,沙漠蝗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但如果沙漠蝗在境外得不到有效控制,夏季进入我国境内的概率将升高,仍须警惕。 张泽华介绍,沙漠蝗虫被认为是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3个月左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警告称,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境内沙漠蝗虫数量已达到约3600亿只,“非洲之角”的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今春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越冬蝗卵孵化,扩散为害区域可到达缅甸西南部。 张泽华分析,我国西藏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边境接壤区域为沙漠蝗扩散区,但由于环境、气候、食物的局限,对我国境内农业生产威胁不大。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沙漠蝗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但他同时指出,5月为沙漠蝗成虫期,如果印度洋西南季风异常强劲,沙漠蝗在翻越横断山脉机会将会大增,迁飞进入我国云南境内可能性较大。如果境外蝗情得不到控制、灾害持续暴发,6、7月下一代成虫在西风急流与印度洋西南季风共同作用下进入我国境内概率将升高。 【编辑:房家梁】 |
降低交叉感染、病房气体杀毒、防污水泄漏……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科技元素充当着“幕后英雄”—— 【战“疫”主战场,科技为我们凝聚更多力量】揭秘火神山建设背后的科技密码 俯瞰火神山医院全景本报记者 张 ...
段正澄:不因外界“脉冲”而“震荡” 【追思】 2月15日,武汉。风雪同悲。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段正澄,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 网上纪念堂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