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0月27日电 最近,包括北京、长沙、东北三省等地出现多日的雾霾围城,甘肃省兰州市也推出了“史上最严”的治污计划。一时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因关系到公众健康备受关注。 记者通过国家环保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兰州市环保局“环境质量实时发布”和至少三个以上的手机软件查阅相关数据时发现,各种“实时发布”给出的兰州空气质量指数并不一致。 兰州市环保局网站在25日22点发布的数据显示,兰州市五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指数最高的是“兰苑宾馆”(应为兰炼宾馆),为163;最低的是“兰大榆中校区”,为96。 而国家环保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发布同一时间兰州空气质量指数显示,最高提“兰炼宾馆”,为144,最低的是“铁路设计院”和“榆中兰大校区”都是112。 一款名为“PM25.in”的手机软件检测显示,25日21时兰州五个监测点的数据与国家环保部相同,但给出的“监测报告”称空气质量指数为122,应为5个监测点的平均值。 另一款号称“数据来自国家环保部和各省环保局的权威发布”的手机软件显示,22时的数据131,其中最高是“职工医院”,是161,最低为“生物制品所”,是120。一家名为apicn.org的网站给出的数据则高达165。 记者了解到,环保部门发布的数据多以空气污染指数(API)为主,同时已具备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监测手段,也进行相关发布。但这些软件监测平台多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主。 早在2012年2月19日,国家环保部就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技术规定》明确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并表明“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实时报和预报工作,用于向公众提供健康指引”。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发布说明称,“由于所采用的监测点位和各城市不尽相同,与各城市发布的空气质量状况亦会有所差异”,又称“所发布小时数据及24小时数据仅为当天参考值,用于向公众提供健康指引,不直接用于空气质量达标状况的评价”。 政府治理空气污染,根本上还是为公众健康着想。而公众在面对各种“实时发布”时往往无所适从。在推出严厉治污措施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当及时提供相关权威数据,并把冰冷的数据转化为可信度高的健康指引。 (原标题:强力治污同时应为公众提供可信度高的健康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