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幫細妹申請Aeon信用卡,成個過程好似等煲老火湯咁,明明材料都落齊煲,但係未揭蓋就心掛掛。以前填完表就石沉大海,而家科技進步,查進度方便咗,但係啲術語同流程都幾考人。
上個月陪佢去分行交表,職員話「三個工作天後可查進度」,結果第四日朝早佢就打嚟求救:「阿姐,個申請號碼點輸入都話錯誤啊!」原來Aeon嘅申請編號係「AEO」開頭混合數字,大階細階打錯咗個「O」字就全軍覆沒。呢啲細節,真係要撞過板先記得牢。
電話查詢原來最實際。打上客服熱線(呢個號碼一定要mark低:2882 1616),等五分鐘音樂係基本消費。有次等到第十一分鐘,突然聽到「啪」一聲接線聲,個心離一離。記住準備身份證頭四位數字同出生日期,職員劈頭就問呢兩樣,答唔出又要重新排隊。最緊要問清楚「申請狀態代碼」,我妹嗰單就卡喺「Code 7」——文件核對中,原來佢份住址證明用咗電費單,個戶名同申請表差個「·」中間點,搞到要補交水費單先搞得掂。
網上查就似玩解謎遊戲。登入Aeon官網搵「申請進度」個button,陰陰濕濕收埋喺信用卡專區底。輸入資料後彈出個「狀態:審批中」,睇到一頭霧水。後來同客服吹水先知,呢個狀態其實分三層:第一關係電腦自動掃描資料齊唔齊,第二關俾前線職員對文件真偽,最後先到信貸部拍板。佢偷偷透露,朝早九點半同下午三點係系統更新時段,撞啱呢啲時間查,狀態跳級機會大啲。
等審批嘅日子特別漫長。有晚同保險經紀朋友食飯,佢爆咗個行業秘密:如果申請過「財務公司」產品,信貸報告會出現特定代碼,銀行見到就會拖長審批。即刻醒起細妹舊年用過某啲先買後付平台,果然中伏。最後足足等咗十二個工作天,期間打咗三次電話追,每次都要重複講「我已經補交過文件㗎啦」,講到自己都覺得煩。
最戇居係收SMS通知「已批核」就以為搞掂。點知等足一星期都未見張卡,再查先知原來卡寄去咗舊地址!而家Aeon轉咗用掛號信,但唔會主動通知掛號編號。要打上卡務部(唔係客服部!)先攞到追蹤號碼,結果要去郵局排隊拎。見到櫃檯姐姐拎出嚟嗰陣,信封角仲黐住張退件label嘅殘骸,分明係寄錯過一次。
成件事教識我,追卡進度要似追韓劇咁有策略:先記實申請編號格式;電話追查要揀朝早十點前;聽到「審批中」即刻問清楚係邊個階段;見到批核短訊當日,就要打去卡務部鎖死郵寄地址。而家細妹收到卡仲未開心完,我已經叫佢mark低卡背客服熱線——實用過卡號碼多多聲。
信用卡批核似煲廣東老火湯,火候未夠就揭蓋會走味。有時等多兩日,等佢哋內部系統更新,反而省掉你催十次嘅力氣。當然,若果等到第二十個工作天都冇聲氣,就要去信金管局投訴㗎喇,我樓下陳師奶試過,第三日即刻有人打嚟道歉兼加急處理。香港地,識得玩法先至係贏家。
想問如果收到SMS話「需要補充文件」,但冇講明缺咩,直接衝上分行搞定打電話問好?上個月封通知淨係寫\舊年貪方便用過XX白條,而家申請緊Aeon萬事達卡,使唔使主動申報?
可唔可以講詳細啲點樣向金管局投訴?我張卡審批咗但寄失三次,客服次次都話「再安排重寄」,等到火滾
|